[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机无效
| 申请号: | 01216498.4 | 申请日: | 200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汪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曙 |
| 主分类号: | B28C5/10 | 分类号: | B28C5/10 |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琪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搅拌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机械驱动装置实施搅拌的、制造水泥与其它材料混合物的设备,特别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带有罩盖的搅拌筒、减速器、电动机安装在支架上,罩盖顶部开有粉料口(粉料一般为水泥、活性掺合料)、骨料口(骨料一般为黄砂、石子),搅拌筒底部的出料口处设有由空气压缩机控制的卸料装置,罩盖内的上部安装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水管,水管的敞口端位于罩盖外、封闭端位于罩盖内,水管处于罩盖内的管体上开有2个以上可向下滴水的出水孔,搅拌筒内安装带有2个以上搅拌臂的主动轴,主动轴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固接。粉料从粉料口呈团状、快速地落入搅拌筒内,往往使主动轴上的搅拌臂来不及将团状的粉料及时分散开,水和外加剂经水管上的出水孔以自由落体形式下落,使它们仅能落到搅拌筒内局部的对应位置处,这些因素一则使得粉料与水无法充分拌合,水泥的水化程度低,水泥的实际利用率约为60~70%,对于高强度混凝土而言,水泥用量较高,但有相当一部分水泥在混凝土中仅起到填充料的作用,过高的水泥用量加大了混凝土的造价,却无助于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二则使得混凝土的水灰比相当高,当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工作全部完成后,满足施工要求的水就成了混凝土中的有害成分,它们中的一小部分在混凝土的施工与硬化过程中可能会通过空气蒸发或者通过模板渗出,但混凝土内残存的大部分水份却给混凝上造成了永久的伤害,结果是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混凝土的其它性能(如抗渗、耐腐蚀、早强)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可见,采用现有混凝土搅拌机生产的混凝土(特别是高强度混凝土),其成本高、性能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混凝土成本、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混凝土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机,带有罩盖的搅拌筒、减速器、电动机安装在支架上,罩盖顶部开有粉料口、骨料口,搅拌筒底部的出科口处设有由空气压缩机控制的卸料装置,罩盖内的上部安装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水管,水管的敞口端位于罩盖外、封闭端位于罩盖内,水管处于罩盖内的管体上开有2个以上可向下滴水的出水孔,搅拌筒内安装带有2个以上搅拌臂的主动轴,主动轴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固接,罩盖上位于粉料口下方处设有可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相通的喷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搅拌筒上位于搅拌臂上方处也设有可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相通的喷气口。这样可对落入搅拌筒内的粉料再次进行雾化处理,有助于提高粉料在搅拌筒内的分散程度。尤其是在搅拌筒内对应于所述喷气口处设有粉料缓冲板,可短时间担放落入搅拌筒内的粉料,以使所述粉料的雾化处理更为充分、透彻,进一步提高粉料在搅拌筒内的分散程度。
当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改进时,出水孔上装有喷头,可使水和外加剂以喷雾形式落到搅拌筒内的各个位置处,提高了水泥的水化程度,降低了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内残存的水份大幅减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其它性能。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因罩盖上位于粉料口下方处设有可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相通的喷气口,这样当粉料从粉料口呈团状下落时,自喷气口喷出的压缩空气可先将团状的粉料吹散成雾状后,再让其落入搅拌筒内,这样主动轴上的搅拌臂就能将粉料及时分散开,使粉料与水能够充分拌合,提高了水泥的水化程度和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其它性能。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混凝土(特别是高强度混凝土),其成本低、性能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系在广东省韶关挖掘机制造厂生产的JS1500型双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目前,该机一般作为混凝土搅拌站(楼)配套主机使用)的基础上,经进一步的结构改进而成。
带有罩盖14的搅拌筒9、罩壳24、减速器25、电动机26依次安装在支架1上,罩盖14上的顶部开有粉料口20和骨料口15、前侧开有两个维修口13、后侧在位于粉料口20下方处设有可通过管路10与空气压缩机8相通的若干个水平喷气口21,罩盖14内的上部在喷气口21下方处安装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水管12,水管12的敞口端位于罩盖14外、封闭端位于罩盖14内,水管12处于罩盖14内的管体上开有2个以上的孔口竖直向下的出水孔17,出水孔17上制有螺纹并旋装喷头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曙,未经汪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6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