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型管式散热器片无效
申请号: | 01216380.5 | 申请日: | 200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2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斯格鲁伯;雷那兹;布莱姆比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卡罗热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迟承柏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型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供热装置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管式散热器片结构的改进。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管式散热器,一般是由圆柱状金属管制成散热器片,在散热器片内有供热水(或热汽)循环的空腔,散热器片之间连接有金属管形成散热器,散热器的两端设有进水(或进汽)口和出水(出汽)口,将进水(或进汽)口和出水(出汽)口分别连接于供热管路上。专利号为98222153.3的实用新型专利“管式散热器片”公开了一种由带有圆孔的上盖,带有圆孔的上片,金属管,带有圆孔的下片和带有圆孔的下盖连接而成的管式散热器片,将若干个这样的散热器片通过金属管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管式散热器。该实用新型的制造不需要大量冲压模具,焊接量小,一部分焊缝在散热器片内部,不需抛光,耗电能小,外观比较好,但是,这种圆管状散热器片的热效率不够高,即管内所充的单位体积的热水或热气,在单位时间所放出的热量不够大,上盖、下盖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不平滑,外观不是非常美观。在本实用新型设计完成之前,尚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管式散热器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管式散热器片在市场上有销售,也未见到有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管式散热器片在文献中有记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管式散热器片,这种散热器片的热效率高,即管内所充的单位体积的热水或热气,在单位时间所放出的热量大,上盖、下盖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平滑,外观非常美观精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异型管式散热器片,由带有对称圆孔的上盖,带若干孔的上片,若干金属管,带若干孔的下片及带有对称圆孔的下盖焊接而成,金属管的横截面为相对向外的一对圆弧和相对向内的一对圆弧平滑连接而成,上片孔或下片孔与金属管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上片孔和下片孔的数量与金属管的数量相同,可以是2、3、4、5、6、7、8、9或10个,在金属管的两端对称的向内的一对圆弧底部各有一对向外弯折90度的舌状凸起,金属管与上片孔和下片孔之间是焊接连接,所说的上盖开口端和下盖开口端的形状与尺寸与相应的上片和下片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它们之间也是焊接连接,所说的上盖和下盖的形状和尺寸也相同,所说的上盖,上片,金属管,下片和下盖可以是钢、合金钢、铜或铝合金制成。
将异型管散热器片上盖圆孔与另一个异型管散热器片上盖圆孔以金属管焊接连接,下盖圆孔与另一个异型管散热器片下盖圆孔以金属管焊接连接,形成散热器,散热器的两端设有进水(或进汽)口和出水(出汽)口,将进水(或进汽)口和出水(出汽)口分别连接于供热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作用和积极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异型管式散热器片采用异型管,其横截面呈圆环状且对称位置有弧状内凹陷的平滑的环,与同样直径的圆管相比,其管内的面积就要小的多,换言之,同样的面积,以圆管的周长最小,因而,在异型管管内所充的单位体积的热水或热气,在单位时间所放出的热量比圆管的大,这种异型管散热器片的热效率高,由于上盖、下盖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平滑,外观非常美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金属管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金属管与相应的上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金属管与相应的上片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由2根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片外观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由3根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片外观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由4根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片外观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由5根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片外观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的由6根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片外观主视图;
图10是由本实用新型连接而成的散热器外观示意图。
在图中:
1是上盖,12是圆孔,13是开口端,2是上片,22是孔,3是金属管,32是舌状凸起,33是舌状凸起,34是向内的圆弧,35是向外的圆弧,4是下片,5是下盖,52是圆孔,53是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卡罗热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卡罗热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6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