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料筒结构改良无效
| 申请号: | 01215439.3 | 申请日: | 200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3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邦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邦枝 |
| 主分类号: | B29C31/02 | 分类号: | B29C3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明新 |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料 结构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料筒结构改良。
塑胶成型的制程中,多半将若干料粒集中于一集料筒中,并且在该集料筒的出中端配设预定之加工机;如此料粒便可藉其自重及上方其他料粒的压挤作用,逐渐自出口端落出进入加工机中,以进行成型加工。
以上的集料筒结构虽具有集料及供料粒自动落出之功效,但由于集料筒内部通常都是装填相当数量的料粒,故集料筒内部的料粒常态下乃形成扎实状态不易流动,加上出口端的口径不大,料粒的落出速率受到限制,以及料粒在出口端位置容易产生推挤情形,故导致料粒在出口端容易有落出不顺畅的情形,严重时将会影响制造效率与产能,显示该习用的集料筒结构并不为理想结构而有需改良。
此外集料筒的出口端上方,料粒直接对应出口端,故与其他位置的料粒此较,其落出机率较高,因此在集料筒内经常发现出口端上方的料粒累积高度较低于其他位置的料粒累积高度。而由于料粒在进入加工机时,必须是干燥的颗粒,如此其制品表面才会光滑平整,因此集料筒内能常会注入干燥空气用以蒸发料粒表面的水份;然而料粒是持续不断的注入集料筒内,而未干燥的料粒在进入集料筒后,位在中间的料粒因比其他位置的料粒更容易移动,故料粒在来不及受到干燥空气进行干燥即已落出集料筒而进入加工程序,此时无疑是以潮湿料粒进入加工机加工,当制成产品时,其表面水份蒸发后便会在产品上产生气泡而形成不良品,故有加以改良以符合实用需求之必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料筒结构改良,其主要使料粒在预定之筒体内,藉拨分、汇接之交互分流作用的方式逐渐落下,以减除料粒累积时的压挤作用力,使料粒顺畅落出,而且料粒行进过程获致良好的干燥效果,并可依先后顺序进入加工机,如此使料粒落出时有较高干燥度以利于加工制造之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有:至少一个筒段,其内部均制成中空状;至少二个拨分汇接元件,其均由一个具倾斜面之拨分单元下方对应一个具有倾斜面之汇接单元所构成,且该汇接单元底部开设有一个贯穿之漏孔,而各拨分汇接元件安装于组合之筒段内,彼此相距一段预定间距。
如此料粒在经过各拨分汇接元件时,即可受到各倾斜面的作用,而产生拨分、汇接的交互分流作用,进而达到使料粒顺畅落出及使料粒具高干燥度这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料粒移动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料粒移动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料粒移动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料粒累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料粒移动路径示意图。
图号说明
(20)筒段 (21)漏斗面 (22)管段
(23)出口 (30)拨分汇接元件 (31)拨分单元
(32)倾斜面 (33)汇接单元 (34)倾斜面
(35)漏孔 (36)接杆 (37)杆柱
(38)接环 (40)料粒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集料筒结构改良,请参阅图1、2所示,主要由至少一个筒段(20)及至少二个拨分汇接元件(30)共同组合而成;其中本实施例以二个筒段为例说明,但不限制为二个筒段为必然之实施手段。
该各筒段(20)的轴向内部均制成中空状,而且其中一筒段(20)的一端制设成漏斗面(21),并延伸一管段(22),管段(22)末端形成出口(23);藉此各筒段(20)可互相叠接组合,以构成一预定大小之筒体,而具有漏斗面(21)与管段(22)之筒段(20)位在筒体的最下方。
各拨分汇接元件(30)系由一拨分单元(31)衔接一汇接单元(33)所构成,其中该拨分单元(31)制成锥体状,其外表形成倾斜面(32),而汇接单元(33)制成漏斗状,使得内壁面呈倾斜面(34)形态,且在底面收束端开设有贯穿之漏孔(35);如此,在各拨分单元(31)较大外径一端外缘,接设若干接杆(36)供与汇接单元(33)较大外径一端内面相接,即可使拨分单元(31)与汇接单元(33)相对的接设组合成一体。
其次,在汇接单元(33)上系可接设有若干铅直向的杆柱(37)而各杆柱(37)的末端共同接设在一接环(3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邦枝,未经王邦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5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喷头后喷式农用肩背气压喷药器
- 下一篇:全移动式滴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