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桩芯混凝土灌注机无效
| 申请号: | 01214989.6 | 申请日: | 200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3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志源 |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弟 |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桩桩 混凝土 灌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制作桩芯混凝土的设备。
常见的人工挖孔桩桩芯混凝土多为人士制作,施工时,从上向下投放混凝土到桩底,这种方法施工困难,遇到地下有水的情况时,由于混凝土潜水,混凝土的制作质量不能保证,往往使人工挖孔桩桩芯不合格,影响建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人工挖孔桩桩芯混凝土灌注机,施工时,使用机械将导管直到桩底制作的桩芯混凝土,易施工,质量有保证,就是在地下水严重时也能制作出附合设计要求的柱芯混凝土,确保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提升机、导管及震动器组成,导管为多节连接式结构,即可视桩孔的深度增加或减少导管的节数,在导管的最底部安装有震动器,在导管外侧震动器上方约2米处安装有拔管传感器。
将提升机设计成简易支撑式结构,由机架、主杆、支撑杆、卷扬机、左右支撑脚及前支撑脚构成,主杆安装在机架前方中间处,支架前方左右两侧设有活动式左右支撑脚及前支撑脚。
工作时,用支撑杆将主杆固定成竖立状态,并将左右支撑脚及前支撑脚打开,配合支撑脚使用斜脚撑和枕木。
非工作状态时,可将支撑杆卸下并使主杆水平状态和将左右支撑脚及前支撑脚收起,以便于移动机架。
下面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工作状态(移机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提升机、导管11及震动器10组成,导管11为多节连接式结构,使用法兰将多节导管11联接起来构成一定设计高度的筒管以适应不同深度的桩孔,在导管11的最底部安装有震动器10,在导管11外侧震动器10上方约2米处安装有拔管传感器。
将提升机设计成简易支撑式结构,由机架3、主杆1、支撑杆2、卷扬机4、左右支撑脚8及前支撑脚9构成,主杆1安装在机架3前方中间的槽钢夹槽14处,主杆1与槽钢夹槽14通过支杆15连接,主杆1上端设有滑轮支架13,支架3前方左右两侧设有左右支撑脚8及前支撑脚9,配合它们使用斜脚撑和枕木。机架3上设一底板5,在底板5上安装有卷扬机4,支架3设有脚轮6和7。
工作时,将提升机架设成如图1的状态,这时,主杆1用支撑杆2固定成竖立状态,左右支撑脚8及前支撑脚9为分别用斜脚撑和枕木将它们打开支撑固定,开动卷扬机4,用吊绳将导管11吊起并放入桩孔内,使导管11的下端接近桩孔底部。
从导管11内倒入混凝土至满,提起导管11,让混凝土流入桩底,开动震器10,提管时注意拔管警报,当拔管警报器露出混凝土面时即报警,这时应停止拔管,保证不让导管11提空,防止地下水冲散混凝土,继续从导管11内倒入混凝土,反复操作,直到连续将桩芯混凝土灌注到设计高度为止,最后提出导管11。
完成一条桩芯混凝土的灌注后,可将支撑杆2卸下使主杆1成水平状态,并收起左右支撑脚8及前支撑脚9,如图2所示,使并使用卷扬吊绳和卷扬机将提升机拉移到另一桩孔位置。
与现有的人工挖孔桩桩芯混凝土制作方式对比,本实用新型为机械化连续操作,易施工,效率高,使用震动器,保证桩芯混凝土密实,确保质量,施工时,混凝土自下而上填充桩孔,即使有水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施工质量,是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和有效的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灌注施工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志源,未经冯志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4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