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方便医用液袋及管路无效
申请号: | 01214519.X | 申请日: | 200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5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文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西生物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艳秋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方便 医用 管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医用装置,特别是可用于腹透、体腔冲洗和血透管路冲洗的一次性医用装置。
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尿毒症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使用已逾50年。对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者而言,每天每位病人需进行5-10次液体交换,其依赖的装置有国产和进口两大类,多由腹膜透析液袋及其管路组成。国产装置仅由腹透袋、腹透管两部分组成。对手术后初次使用的病人需由护士自行准备的灭菌连结管连接腹透液袋及腹透管,交换液体时需在治疗室用碘酒、酒精消毒腹透液袋上的腹透插入管外周,用无菌剪刀剪开密闭端,再用已由化学消毒液浸泡好的敷料包裹后用血管钳夹住,携带到病人旁后,拆开前次留下的用于保持交换口清洁无菌的湿式敷料,消毒腹透管外接口端,再次将其与先消毒好的腹膜透析液袋上的腹透管插入口连接并用其上的湿式敷料包裹好接口处,等待下次交换液体。操作复杂、专业化程度高、中间环节多、操作者不易掌握,易发生因用物使用不当或操作不当而致的感染。进口装置由腹透液袋(附空液袋)及其管路、中间连接管及腹透管三部分组成,配有单包装的消毒帽,其具有交换方法简单、使用过程中无中间消毒环节、不易发生污染的优点。但其腹透液袋包装复杂、庞大,使用时极不方便,甚至影响病人活动。其高昂的价格(液袋是国产的五倍,中间连接管及腹透管是国产的十几倍),病人均难以接受。
目前,尚无厂家生产血液透析预冲液,方便无污染操作环节的一次性液袋也是目前各血透中心迫切所需的。另有各类体腔冲洗,如膀胱冲洗,目前仍未有专门液袋及方便冲洗及加药的管路,为医院所急需。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无污染的可用于腹透、体腔冲洗和血透管路冲洗的一次性方便医用液袋及管路。
本设计的结构是由医用液袋、腹透连接管、腹透外接管、排液袋、碘氟帽和冲洗管组成,每件均为无菌单包装。(1)可进行腹膜透析:进液时由医用液袋接腹透连接管和腹透外接管与病人身体出液管相连;出液时从病人身体出液管经腹透外管连接排液袋,液体交换完毕,用碘氟帽盖在腹透外接管的螺纹接口处。(2)可进行体腔冲洗:由医用液袋连接冲洗管,再与病人身上的尿管或其它管路连接,可冲洗膀胱或其它体腔。(3)可进行血透管路冲洗,由医用液袋连接冲洗管,再连接血透血路管支管。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图面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液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液袋及包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液袋及包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腹透连接管及包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腹透外接管及包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冲洗管及包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碘氟帽及包装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设计全套可与国产腹透管及进口腹透管、体腔冲洗管、血路管完全匹配。进行液体交换时,操作者无需使用任何袋外器材就可按无菌操作原则完成,避免了中间消毒环节。其操作简单,耗用物资少,污染机会少,便于操作监控及病人自行操作。新增加的配套件不会提高生产成本,其价格与使用方便、污染少等优势易于被医院及病人接受。
本设计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西生物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艳秋,未经四川华西生物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艳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4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