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转基因植物鉴定的基因检测芯片无效
| 申请号: | 01214517.3 | 申请日: | 200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2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滨;冯红;杨冬;黄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百奥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N33/50;G01N33/68;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濮家蔚 | 
| 地址: | 61001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基因 植物 鉴定 基因 检测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与生物学领域中植物及其食品有关的基因芯片,特别是一种可用于对多种转基因植物及其食品进行鉴定的检测型基因芯片。
在生物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同时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信息进行高效的解读和分析的方法。这类技术目前在对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基因组文库作图等方面已有应用的报导。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天然农作物遗传基因,实现对其原有基因进行改造,以期得到能增加营养成分含量、提高抗逆性等改良和优化性状的农作物新品种,并进而提高以其为原料的食品在相应方面的品质和/或功能,目前已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与此同时,对这类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的植物和/或以其为原料的食品的使用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通过植物检疫的方法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判断和鉴定的问题,也相应提出并正在研究和探索之中。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对多种转基因植物进行判断和鉴定的检测型基因芯片。
本实用新型用于转基因植物鉴定的基因检测芯片,其结构是在平面型支承载体的平面上被覆有带正电荷材料的膜层,在该膜层的表面以微点阵方式排布有供转基因植物判断用的外源基因探针。其中所说的该平面型支承载体,可以采用目前同类技术中已有使用的玻璃片、硅片、聚丙烯膜、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材料制成的片状支持基体中的一种。在该平面型支承载体上被覆的带正电荷材料的膜层,可以为聚赖氨酸材料或氨基硅烷材料膜层中的一种。以微点阵方式排布于该膜层表面处的供转基因植物判断用的外源基因探针,可以以平面附着的方式位于所说的该带正电荷的材料膜层的表面,也可以使所说的带正电荷材料的膜层表面具有按微点阵形式排布的凹窝状结构,所说的各供转基因植物判断用的外源基因探针以被覆于各凹窝状结构内凹表面的形式,或者以其它需要或适当的形式分别位于各凹窝状结构内。根据使用目的和/或领域的不同,所说的以微点阵方式排布的供转基因植物判断用的外源基因探针可以集中于所说的带正电荷材料膜层的一个区域内,也可以使各微点阵方式排布的供转基因植物判断用的外源基因探针为分布在所说的该带正电荷材料膜层表面处保持有空间间隔距离的复数个区域内的形式。
由于目前在植物转化方面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以根癌农杆菌Ti质粒作载体,介导转化双子叶植物,如棉花、番茄等农作物。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采用质粒载体通过电转化单子叶植物,如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植物转化载体必须包含选择标记基因,如氯霉素抗性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报告基因,如GUS基因、GFP基因等,以及适用于植物的基因启动子,如植物病毒35S RNA基因的启动子等基本要素,这些序列随同被转化、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上。由于在植物转化中所用的标记基因数目有限,且都已成为一些标准技术,故而通过检测在植株中是否存在有这些外来的基因序列(DNA序列),原则上也就能鉴定该植株是天然的,还是转基因植株。因此,在上述的用于转基因植物鉴定的基因检测芯片中,所说的供转基因植物判断用的外源基因探针可以包括有:氯霉素抗性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GUS基因、绿色荧光素基因(GFP)、35S RNA启动子DNA序列、根癌农杆菌nos基因终止子DNA序列等。这些基因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大豆、烟草、番茄、棉花等转基因植物。使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形式的基因检测芯片可以实现对上述多种转基因植物的外源性基因作出快速、准确和定量化的判断分析。
以下通过附图所示的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的实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所实现的产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转基因植物鉴定的基因检测芯片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转基因植物鉴定的基因检测芯片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奥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奥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4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位传感器
 - 下一篇:资讯通用介面连接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