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净稻谷碾米机无效
申请号: | 01214392.8 | 申请日: | 200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4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锡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锡九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266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稻谷 碾米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谷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一次净稻谷碾米机。
目前农村采用电动的米糠分离机,它是电机作动力,并专设有风机作风源,其结构复杂,维修困难,且脱谷率不高。专利号为ZL9720567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米糠分离机”它的特点是集动力源、风源于一体,工作部件由左旋棱筋单体辊筒与工作轴组合而成,它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一次净稻谷碾米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次净稻谷碾米机,在米机架上方固定有米机盒,其中间设有出糠斗,在米机盒的左方设有皮带轮、进料斗,进料轴承座,其右方依次是出料斗、出料轴承座和风机壳,米机架左上方的进料轴承座上方固定有进料斗,进料轴承座和出料轴承座内设有米机轴,该米机轴向右延伸,并在其末端连接风机叶片,米机轴外套有滚筒,滚筒的前半部分为螺旋推进角,米机盒的上半部分是活动盖,靠活销、紧固螺栓固定,在米机盒内的滚筒外设有圆周状架固定上、下米筛和固定可调的米刀,在米机盒右方出料斗内通过米机轴上的调压定位套固定有出料口档板、调压弹簧和调压螺母,圆环形的出料口设在可调的出料口档板前面,在风机壳下方固定有与出料斗相连的吹式多级分离箱,分离箱的下方为斜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采用进料斗固定于进料轴承座上,改变一般米机的进料斗固定在米机上盖上,使米机盖开、合容易,便于调整米刀间隙、便于清除米机盒内堵塞膛料和更换米筛的方便;2.采用两端轴承座稳定米机轴,使支座稳定性好,由于出料定位套可调间隙,有效防止了米渣进入轴承;出料口为圆环形,减少了米的阻力,碎米率低,提高了出米量;弹簧调整了出米压力,可调整大米的白净度;3.采用上、下米筛,米机盒的两侧和底面三方漏糠,而一般米机只有底面漏糠,从而增加了漏糠面积,漏糠效果更好; 4.采用同轴带动风机的设计,和单独使用风机相比,成本降低、节能效果佳,而吹式多级分离箱的使用,有体积小,能伸缩的优点,更能提高风选效果,使稻谷一次风选干净。以1.1瓦家用电动机作动力为例,不带风机时,脱谷率是240KG/小时以上,(一般米机在同等功率下,脱谷率150KG/小时)提高脱谷率40%;带风机时一次净脱谷率200KG/小时(一般米机需要二次以上脱谷才能干净)提高脱谷率60%;5.优选螺旋推进角的角度,减短滚筒长度,提高滚筒转速,提高工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下面依照附图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米机架17上方固定有米机盒23,其中间设有出糠斗16,在米机盒23左方设有皮带轮4、进料轴承座1,进料轴承座1的上方固定有进料斗5,米机盒6左右的进料轴承座1和出料轴承座12内设有米机轴3,该米机轴3向右延伸,并在其末端连接风机叶片14,米机轴3外套有滚筒2,滚筒2的前半部分设有螺旋推进角25,该角度为240°,它与一般米机角度不同,提高稻谷推进速度,米机盒23的上半部分为活动盖6,靠活销19、紧固螺栓20固定,在米机盒23的滚筒2外围设有圆周形架来固定上、下米筛22和固定可调间隙的米刀21;在米机盒23右方的出料斗15内通过米机轴3上的调压定位套11固定有调压弹簧9、调压螺母10和出料口档板8,圆环形的出料口7设在可调的出料口档板8前面,正端的圆环形出料口出米阻力小,提高了出米量;在风机壳13下方固定有与出料斗15相连的吹式多级分离箱18,在分离箱18下方为斜筛24。其工作原理是:作为动力的电动机开始工作,三角皮带轮4带动滚筒2旋转,使从进料斗5进入的稻谷作圆周和轴向运动,进料斗5可以调节适当的进谷量,在滚筒2旋转推进的挤压下,稻谷在米刀21的间隙中通过,并在米筛22密集的孔中将稻谷壳破碎、分离,米糠由米筛22孔漏入出糠口16,而大米和少量的糠壳从正端圆环形的出料口7流出,经过出料斗15进入多级的吹式分离箱23,同轴风机14产生的气流将米、糠分离,米和细小的碎米经斜筛24再次分离得到白净的大米。为了防止米糠渣轴向流入轴承,调节调压定位套11即调节螺母10和弹簧9,可以调节出料口档板8的最小间隙,即使有极少量的糠渣流向轴承,在轴承座上设有孔状糟,也可确保米机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锡九,未经宋锡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4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针·子宫内膜吸附器
- 下一篇:纤维复合材料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