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落纱机械手无效
| 申请号: | 01213325.6 | 申请日: | 200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1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沈子孝;李再春;贺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纺织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D01H9/10 | 分类号: | D01H9/10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晓红 |
| 地址: | 4111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直流电源驱动的落纱机械手。
1999年3月17日公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动驱动落纱机”(公告号:CN2310756Y,专利号:97238608.4,申请日:1997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驱动的落纱机,该机由于管箱及纱箱的容量有限,难以与长细纱机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纱机械手,它能较好满足长细纱机对容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落纱机械手,它包括安装在上机架内的输管机构、插管机构、拨纱机构、剪刀机构及设置在下机架内的电机、减速箱以及电控开关部件,该落纱机械手的上机架的上部一端的管箱外侧开有翻板门,落纱机械手的下机架的内部放置有可行走的纱箱,该纱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行走纱箱小车上面放置有纱箱,另一种是纱箱的底部装有行走轮。下机架的外侧壁安装有两个前导轮,上述两个前导轮装在前导轮座上。
本实用新型落纱机械手将原来附在落纱机上的纱袋设计成一个可独立行走的纱箱,这样把管纱的重量从落纱机械手上全部移到了地面,从而减轻了落纱机械手的负荷,并且纱箱可移动自如,十分方便;另外由于落纱机械手体积的加大,为了便于人工放置筒管,在管箱的外侧设有小翻板门。另外,本实用新型落纱机械手与目前通常使用的与长细纱机配套的集体落纱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保养方便,稳定性强等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纱车1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纱箱1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直流驱动型落纱机械手包括安装在上机架6内的输管机构8、插管机构16、拨纱机构9、剪刀机构15及设置在下机架2内的电机1、减速箱2以及电控开关部件11,为了便于人工放置筒管,落纱机械手的上机架6的上部一端的管箱10外侧开有翻板门17,旋转筒管前,先把翻板门17放下,从翻板口放入,等筒管放置至翻板门17时,把翻板门17上翻,两端用卡子卡住,再加置筒管至满管箱。落纱机械手的下机架2的内部放置有可行走的纱箱12,该纱箱12有两种形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4、图5所示,它是在下面装有四个行走万向轮19的纱箱小车13上面放置有纱箱12,载着纱箱12的纱箱小车13从落纱机械手的外侧面推入下机架2,再用卡子卡住以防止其滑出即可。
实施例二,如图2、图3所示,它是纱箱12的底部装有行走万向轮19,形成一个整体的可行走结构,它从下机架2的后面推入,再放下横栏杆18挡住即可。由于实施例二是从下机架2后推入的,故在实施例一中的电气控制开关11的位置可移至上机架6的支撑件上。另外由于落纱机械手的重量增加,为了防止主动传动轴弯曲变形,在原来一个前导轮4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个,并将两个前导轮4装在一个前导轮座3上。两个前导轮4带动传动,减少了前导轮上丁晴川的磨损以及落纱机械手在细纱机导轨上的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纺织机械厂,未经湘潭纺织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3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