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除垢热水煤炉炉体无效
| 申请号: | 01212829.5 | 申请日: | 200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 发明(设计)人: | 程家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家有 |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7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垢 热水 煤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煤炉。
在我国中小城市和乡镇仍普遍使用煤炉,但燃煤发出的热能利用不充分。有一种炉体中间有贮水筒夹层的煤炉,这种煤炉利用了炉体的余热,从利用余热产出热水这个方面,提高了煤炉的热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目的。但是这种热水煤炉经长期使用后,一般在1年至3年时,在贮水筒中会产生大量水垢,影响了热水的产生,严重的还会阻塞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原有的排污口难以清除结成大块的水垢,对粘结在筒壁上的水垢则更是无能为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充分利用煤炉炉体热量,又便于清除水垢的易除垢热水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有一环柱状的贮水筒,贮水筒下部有与环中空间相通的风道,贮水筒内为密闭空间,上部有出水口,下部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与贮水筒内密闭空间相通,与贮水筒内密闭空间相通的还有一个除垢道,除垢道外口有一个可装卸的密闭封口。
除垢道设在煤炉的正面,即风道这一面。
除垢道径向尺寸不小于8cm。
使用中,先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打造成完整的煤炉,在贮水筒的环中空间可装置炉膛、炉齿及隔热层,环外可装置外隔热层及外壳,上部可装置炉台,进水口接自来水,并安装闸阀,出水口通过一段适当长度的水管接至水池并可接水龙头,为方便使用,进水口闸阀也装在靠近水池的位置,出水口水龙头平时常开,可使贮水筒工作于无压状态。打开进水口闸阀,在出水口即有热水可供使用。首次使用最好先将贮水筒内加满水。由于本煤炉实际上利用的是炉体的余热,煤炉上部较热,因此出水口设在上部,进水口设在下部,这样冷热水不会混溶,使用中热水是被冷水从下面顶出来的。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贮水筒内产生了水垢,在需要除垢时,可打开除垢道封口,使用工具或化学药剂除垢,大块的水垢可通过除垢道拿出或倒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有可装卸封口的除垢道,使水垢易于清除,特别是对于大块的水垢,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消除了清理水垢可能损坏炉体的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剖视图。
如图1、图2所示,贮水筒(1)为环柱状,贮水筒(1)的下部有与环中空间(2)相通的风道(3),贮水筒(1)内为密闭空间,上部有出水口(4),下部有进水口(5),出水口(4)、进水口(5)与贮水筒(1)内密闭空间相通,与贮水筒(1)密闭空间相通的还有一个除垢道(6),除垢道(6)外口有一个可装卸的密闭封口(7)。
除垢道(6)设在炉体的正面,即风道(3)这一面。
除垢道(6)的径向尺寸不小于8cm。
除垢道(6)可设置在贮水筒(1)的任一位置,但以设在炉台部位或炉体下部为宜,对于放置在房间中间的煤炉来说,其方位不论是炉体正面、侧面或后面可不受限制,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设于炉体下部正面比较方便。除垢道(6)的径向尺寸不小于8cm,是为了便于手及工具伸入贮水筒内除垢及清除较大块的水垢,除垢道(6)的封口(7),可用螺旋方式也可用法兰方式等,以便于安装和拆卸为宜,为保证密封不漏水,应加垫片,当除垢道(6)设于炉台部位时,由于上部温度较高,应加耐热的垫片。
贮水筒的环形横截面形状即顶视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等,但为便于制造和安全强度,以圆形为佳。
原有的安装于炉体下部正面的排污口是用水龙头控制开关的,在设置除垢道(6)后可省去,也可保留用于方便排除水中微小的渣滓。
为便于安装,进水口(5)也可与出水口(4)并排设在上部,但在贮水筒(1)内通过一段水管使其实际进水口位于下部,其实质仍然是位于贮水筒(1)的下部。炉齿也可直接焊接在贮水筒(1)的相应部位。
风道(3)、出水口(4)、进水口(5)、除垢道(6)的长度一般应大于外隔热层和外壳的厚度,以便于安装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家有,未经程家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2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