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热水空调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12637.3 | 申请日: | 2001-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49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植如;叶鹤皋;宋志荣;叶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植如;叶鹤皋;宋志荣;叶本 |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 |
| 代理公司: | 襄樊崇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静月 |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襄樊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热水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空调器,具体说是一种可在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提供热水的一机多用空调器。
现有的窗式、分体式、柜式空调器只具有单纯的空气温度调节作用,或提供热气,或提供冷气。不足之处在于:1、利用率低,一年不越过30%的利用率,单冷机的利用率就更低了;2、功能单一,热效率不高,不能同时供应热水;3、价格昂贵,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具有冷或热的空气调节作用外,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全年提供热水、利用率高、一机多用的家用热水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热交换器和离心风扇构成的室内机和由压缩机、热交换器、毛细管、气液分离器构成的室外机及储水箱构成家用热水空调器。储水箱内有一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经转换器三通阀和连接管道与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在储水箱上还装有水位水温控制传感仪,以控制热水量的调节和温度的调节。空调制冷时,当需要热水,通过三通阀的转换,使制冷剂不经室外机热交换器换热而只经储水箱进行热量交换,使储水箱内的水吸热升温,为用户提供热水,使空调器需排出大气的余热得以有效利用。不需热水时,反之。
储水箱内的热交换器可以为板翅热交换器,也可为管式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压缩机出口高温高压管道处设一水套(或气套)管式采集热量器,二级储水箱经n根无机传热导热元件与采集热量器相连,对二级储水箱内水加热,该储水箱可将水加热至沸腾。
所说的n根无机传热导热元件,其中n为1-4。
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储水箱可经管道、管道泵与一级储水箱联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运用于普通空调的改造,在普通空调的室外机热交换器上经转换器三通阀并联一储水式热交换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在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时所产生的余热,将储水箱里的水加热至60摄氏度左右,综合能效比大大提高,将单项的能效比2点多变为综合能效率5点多,具有高节能、多功能、利用率高、造价低、改造容易、制造容易、安装灵活、使用方便、宜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图2中,室内机7、室外机6、一级储水箱5、二级储水箱2、连接管1和4、无机传热导热元件3等组成基本型家用热水空调器。储水箱5可安装于室外,也可放置于阳台上或室内。室内机7由热交换器和离心风扇组成,室外机6由压缩机、热交换器、毛细管、气液分离器等组成。储水箱内有板翅热交换器,在室外机热交换器介质进出口处装二个转换器三通阀11,使室外机热交换器和储水箱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在压缩机13出口高温高压处设一水套管采集热量器8,二级储水箱2经无机传热导热元件3与采集热量器8相连,将热量传到二级储水箱2中使水加热。储水箱5用不锈钢制作,内外两层,中间填有30-40毫米的聚氨脂发泡保温材料,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容积为0.02-0.1立方米;储水箱2的容积为0.05-0.03立方米,制作材料与储水箱5相同,设有保温层。15为硅橡胶密封圈。本实施例可使热水水温达60摄氏度左右,调节水量范围为0-1吨/日。
图3中,当压缩机13通电运行时,绿色制冷剂KLB-1(或R22)经压缩机13→室外机6热交换器(冷凝器)→毛细管12→室内热交换器7(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至被压缩机13吸回完成一个单向循环。如需要热水时,转换三通阀转换器,将从压缩机13出来的绿色制冷剂转换至板翅热交换器(储水箱内),此时制冷剂不经室外机热交换器散热而给储水箱5的水加热。水温上升至60摄氏度左右时,温控电路装置9又将三通阀转换,将制冷剂转换至室外机热交换器,散热至室外。整个过程不影响室内机放出冷气。与此同时,压缩机13工作,给封闭水套管采集热量器8加温,水套管将压缩机出口高温热量经无机传热导热元件3迅速传热给储水箱2,从而使水加热,可使水温上升至沸腾。不管室内机制冷或制热时,均可给储水箱2水加温,因此,该机在夏季制冷、冬季供热的同时,及一年四季均可提供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植如;叶鹤皋;宋志荣;叶本,未经蔡植如;叶鹤皋;宋志荣;叶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2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种金属膜电极的石英晶体
- 下一篇:网络资源安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