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蕲艾油简式提取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01212203.3 | 申请日: | 2001-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9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洪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1B1/12 | 分类号: | C11B1/12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盛华 |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蕲艾油简式 提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蕲艾提取蕲艾油的简式提取设备。
蕲艾是产于湖北蕲春地区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蕲艾叶能理血气、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从蕲艾中提取的蕲艾油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消毒、抑杀菌等多种药用效果,因此蕲艾油可用于医药,可配制空气清新剂、浴用香精、保健香水等保健产品,可用作日用化工品的添加剂,蕲艾油易挥发,需及时提取,蕲艾叶质轻量大,不便运输,适于就地分散提取。故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蕲艾油提取设备尤为必要。
现有的植物中挥发油的提取方式一般为水蒸汽蒸馏方法,其设备包括有蒸馏器、导气管、冷凝器、汽、液分离器。虽这些设备中的蒸馏器、冷凝器的结构各不相同,油水分离器的结构及回水方式也不同。但蒸馏器均为一无隔板的密闭整体,无法解决蕲艾叶进料及蒸后结块,不仅影响蒸汽流通,且不好取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提取率高的蕲艾油简式提取设备。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蕲艾油简式提取设备,由蒸馏器、导汽管、冷凝器和回流式分油器构成。蒸馏器为圆底蒸艾锅,蒸艾锅由铁锅2及蒸馏釜3构成。蒸馏釜为双层结构,内有竹篓4。铁锅下为炉灶1。蒸馏釜上有可开式锅盖7,锅盖和蒸馏釜间密封连接,锅盖顶部有分别与冷凝器9、回流式分油器11相通的导气管8、回流管10。冷凝器为立式,内置列管15,列管上、下方有上、下隔板17、13,上有与上隔板通气孔相通的通气孔19,下有与回流式分油器相通的出液管12,侧边有出水口16、进水口14。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蒸艾锅由铁锅2及蒸馏釜3构成,蒸馏釜内衬金属板,上有可开、合式锅盖7。装料时,先将艾叶置入20cm左右高的竹篓中,再将竹篓逐个叠加置于蒸馏釜中,解决了蕲艾叶蒸时结块所产生的系列问题。锅盖7与蒸馏釜相接的外沿为加厚沿,增加了外沿强度,在蒸馏时两者间用密封圈5、螺栓6密封连接,使蒸馏在密闭状态中进行。
蒸出的蕲艾油随同水蒸汽一起经导气管进入立式冷凝器9中的列管中,列管共有15根。冷却水从进水口14进入,从出水口16流出,对列管中的混合油气进行冷凝,冷凝的油水经出液管12流入回流式分油器11。采用本冷凝设备冷凝效率高。因冷凝器上有与上隔板通气孔相通的通气孔,使设备在常压下工作,生产安全。
油水混合液在回流式分油器11中进行油水分离,上层油不断聚集,下层的水不断由回流管10流回蒸馏釜,再进行蒸馏,这样可减少油分损失、提高出油率。分离出的油再经油水分离器静止初分离、分液漏斗精分离后即可得产品。
炉灶可为煤灶或柴灶。
本实用新型可将艾叶就地提取,解决了艾叶体积大、重量轻、运输难及蕲艾叶长期存放可能造成的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损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于中小型企业和家庭使用。用本实用新型提取蕲艾油,其提取率可达到理论产量的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学院,未经中南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2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