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摇臂式摩托车前悬挂无效
申请号: | 01212048.0 | 申请日: | 2001-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9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迅 |
主分类号: | B60G3/02 | 分类号: | B60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11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永***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臂 摩托 车前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悬挂装置,特别是一种单摇臂式摩托车前悬挂。
目前摩托车前挂装置,基本上有套筒式、底部联杆式及摇架式等几种,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两根圆柱状支撑,通过上、下联板方向柱连接车架,下边用来安装车轮具有支撑、减震、转向三种功能。但在使用中发现这几种前悬挂在车辆制动时,不能有效的将前轮的制动力传递给车身,以致影响整车制动效果。摩托车初始时前轮的制动力使车身受到阻力,使车身前部沿前悬挂的前伸轴方向产生压力(即前悬挂的弹簧被压缩)吸收了一部分车辆惯性,但前轮加大制动力。以致车轮抱死、车身很大的惯性形成很大的水平推力,使前悬挂产生弹性变形以致永久性变形,这时前轮的制动力大大降低,而摩托车的整车制动性能前轮是主要的。据制动情况分配,一般制动时前轮比例高达80%,后轮只占20%,前制动不能有效的发挥功能将使整车制动效果大大减低,容易产生危险。另外这几种前悬挂的其它组成部分,也容易早期磨损,影响功能,增加维修工作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单摇臂式摩托车前悬挂,从而保证整车的制动性能,能有效的发挥前轮的制动效果,使前轮拆装方便,利于前轮的保养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摇臂式摩托车前悬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单摇臂式摩托车前悬挂是采用在车身部通过摇臂轴与单摇臂相连接,单摇臂的另一端通过立轴与转向节相连接,转向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制动底板上,在制动底板上装有转向臂,在转向臂上连接转向拉杆,转向拉杆的另一端连接转向拉臂,转向拉臂连接与方向柱接手,在单摇臂上装有前减震安装座,在制动底板端装有制动鼓,在制动鼓内装有轴承,在制动鼓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轮辋,在轮辋外装有轮胎,在转向节轴端具有螺母垫及固定螺栓。单摇臂的前轴端的水平夹角在30°~40°之间。这种前悬挂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单摇臂在弹簧的作用下,在制动时前减震弹簧被压缩,单摇臂的前端近似水平状态,前轮的制动力通过前转向节、转向节立轴、单摇臂、摇臂轴传给车身,单摇臂在车身的巨大惯性作用下变形极小,所以要有效的发挥前的制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前轮拆装方便,利于前轮的保养维修的特点,并且可使束车电缆不产生经常性的扭曲,减少电缆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见图1、2所示:单摇臂式摩托车前悬挂是采用在车身19部通过摇臂轴18与单摇臂17相连接,单摇臂17的另一端通过立轴11与转向节10相连接,转向节10通过螺栓14固定连接在制动底板7上,在制动底板7上装有转向臂8,在转向臂8上连接转向拉杆9,转向拉杆9的另一端连接转向拉臂15,转向拉臂15连接与方向柱接手16,在单摇臂17上装有前减震安装座12,在制动底板7端装有制动鼓5,在制动鼓5内装有轴承13,在制动鼓5端通过螺钉2连接固定轮辋6,在轮辋6外装有轮胎1,在转向节轴端具有螺母垫3及固定螺栓4。单摇臂17的前轴端的水平夹角在30°~4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迅,未经张国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2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