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碳纤维的碳化炉无效
| 申请号: | 01211570.3 | 申请日: | 200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 发明(设计)人: | 萧忠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忠渊 |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 |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林青 |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碳纤维 碳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碳纤维的设备。
在生产碳纤维的过程中,碳纤维原料在300~6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碳化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焦油,附着在炉膛壁上的焦油集结后又会脱落到正在碳化处理的纤维丝上,由于焦油在高温下容易燃烧,因此在后序的高温碳化处理时会因焦油的燃烧而造成断丝。为了防止焦油的附着,目前大都采用抽吸法将焦油吸出,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吸力过大容易导致产品燃烧,吸力过小,焦油的清除不彻底,也容易堵塞管道,管道的疏通比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碳纤维的碳化炉,它能有效地防止焦油的脱落和去除焦油,从而实现了碳纤维的连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碳纤维的碳化炉,包括炉衬、保温层、发热体,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炉膛上方设有可移动的吸附带,吸附带的两端经炉衬延伸至炉外。
所述的吸附带是由相互连接的板条构成,板条与板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形成带有缝隙的吸附带。
主要由炉衬、保温层、发热体构成的生产碳纤维的碳化炉,在炉膛上方设有吸附带,其两端经炉衬开口延伸至炉外,吸附带的长度至少是碳化炉长度的2倍,当一部分吸附带沿支撑导轨移出炉膛外时,另一部分则进入炉膛内,这样可以对移出炉膛外的吸附带进行拆除清洗。炉衬开口可用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进行封口保护,吸附带的移动可以采用手动或电动。为了使吸附带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带是由相互连接且具有一定间隙的板条构成。板条的厚度最好在8~15毫米之间,板条与板条之间的间隙最好在0.8~1.5毫米之间。吸附带也可以为其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炉膛内设置吸附带可以有效地吸附焦油且不易脱落,同时还可以将积存有焦油的吸附带移出炉外进行清洗,既不会影响碳纤维的连续生产,又不会出现焦油脱落而造成碳纤维的断开,因此该碳化炉可以生产出各种规格的碳纤维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衬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条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炉衬、发热体、保温层等结构均与现有碳化炉相同,并且碳化炉的进口与出口端对称,因此图1只画出出口端炉衬的剖示图。位于炉膛(1)上方的吸附带(2)的两边搭在导轨上,其两端从炉衬(3)端部开口伸出至炉外,碳化处理时,炉衬端部开口用氮气封口。本方案中吸附带的移动是靠传动辊(4)带动的,传动辊上与吸附带两边传动链上开孔(13)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凸齿,传动辊转动时凸齿依次插入在传动链的开孔上,带动吸附带移动,使其一部分从炉膛内移出,另一部分进入炉膛内。吸附带是由两端带有连接孔(12)的白钢板条(5)相互连接构成,见图2、图3,吸附带的两边连接有带孔传动链(6),白钢板条的厚度(7)为10毫米,板条与板条之间的间隙(8)为1毫米,它可通过设置1毫米厚的垫片来实现。图1中(9)为炉嘴,(10)、(11)为连接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忠渊,未经萧忠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