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鉴别非正常开启过的防伪瓶及配套使用的瓶盖无效
| 申请号: | 01211320.4 | 申请日: | 2001-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4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段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金生 |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洪学 |
| 地址: | 135007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别 正常 开启 防伪 配套 使用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中的容器技术领域,其体涉及瓶口及配套使用的瓶盖在开瓶后被毁损的防伪容器。
目前,采用玻璃瓶为产品包装物的生产厂家,为防止自己的产品被假冒,都在采用和设计一次性防伪酒瓶或瓶盖。现在较多见的是在瓶口附近的瓶颈上有开盖折损耳和在瓶盖上有折损条的形式。见中国专利ZL96212837.6和ZL96245767.1。上述技术方案给出的均为在开瓶时,瓶颈和瓶盖相对转动一段距离,再挤断瓶颈上的折损耳或瓶盖上的折损条,使瓶颈、瓶盖脱勾,卸下瓶盖。
由于这类防伪瓶多采用硬塑料瓶盖,能够被别有用心的人通过用加热变形或其他特殊方式的撬、扭的方法在不破坏防伪机构的情况下非正常地打开瓶盖,然后向瓶内加入杂物,重新扣盖。以此抵毁或敲诈生产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是否被非正常开启过的鉴别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瓶颈上带有开盖折损耳,卡盖凸块的玻璃瓶瓶颈上的瓶盖覆盖范围内增加一个对瓶盖的挤压划割凸块,在现有的带有对应折损耳的缺口和卡瓶凸块的塑料瓶盖的内表面有扣盖后与瓶颈上的挤压划割凸块在同一圆周线上相邻的挤压受损凸块,本实用新型中的挤压划割凸块与挤压受损凸块构成的非正常开瓶的鉴别机构,除上述完整结构外,还可以简化设置。一种是在瓶颈上不留挤压划割凸块,而将瓶盖内的挤压受损凸块设置在卡瓶凸块开瓶方向的后部。用瓶颈上的卡瓶凸块在开瓶时挤压瓶盖内的挤压受损凸块。另一种是在瓶盖内不设挤压受损凸块,而将瓶颈上的挤压划割凸块设在卡盖凸块的开盖方向的前方。用挤压划割凸块在开盖时划割瓶盖内的卡瓶凸块。以上两种简化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鉴别机构并不局限在上述带有折损耳和折损条形式的防伪瓶中。只要是瓶盖是竖直压扣到瓶颈上,并且在开瓶时需要转动瓶盖的均可以采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当发现瓶内有杂物时,只要不按通常的扭转瓶盖的方式开瓶,而将瓶盖直接沿轴向锯开,取下后观察瓶盖内表面的挤压受损凸块是否完好,即可判断杂物是初始装瓶带入的还是他人通过不损坏外部防伪标记的手段非正常开盖后再加进去的,由于有了这种简捷而又确切的判断依据,即可以防止生产厂家推卸责任,又可以防止他人对厂家的栽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瓶颈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瓶颈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后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仰视图。
实施例1:以现有技术制做玻璃瓶。瓶颈1上有折损耳2和能勾住瓶盖的卡盖凸块3,在卡盖凸块3的上方并与卡凸3竖直方向不重叠的位置留一段顶部较尖的横棱作为挤压划割凸块4。按现有工艺制作硬塑料瓶盖5,瓶盖5下口处有与瓶颈上的折损耳2对应的缺口6,瓶盖5内表面有与瓶颈上卡盖凸块3相卡合的卡瓶凸块7。在瓶盖内对应瓶颈上的横棱形状的挤压划割凸块之外的开瓶方向的尾端附近留有顶部较尖的竖棱形状的挤压受损凸块8,挤压划割凸块4和挤压受损凸块8的高度满足在二者相挤压时,挤压受损凸块8上能留下其高度的1/3至1/2的切痕。
本实施例的组装和使用过程是,用现有技术的方式将瓶盖5压扣在瓶颈1上,由于竖棱状的挤压受损凸块8的下半部分是在挤压划割凸块4之外的尾端附近通过的,所以扣盖过程挤压受损凸块无损伤。又由于扣上的瓶盖必须转动才能使瓶盖、瓶颈脱勾卸下。不转动瓶盖,用撬、别等方法不能将瓶盖完整卸下,而在转动瓶盖过程中必然使挤压划割凸块4切割挤压受损凸块8,在其上留下切口,根据这一必然的结果,当出现瓶内有杂物时,只要在瓶盖相对瓶颈相对静止的情况下,轴向锯开瓶盖,观察挤压受损凸块上有无切痕,即可判断瓶盖是否曾经被非正常打开过。
实施例2:将瓶颈上的挤压划割凸块4制成顶部较尖的竖棱的形状,将瓶盖内挤压受损凸块8制成顶部较尖平棱的形状,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使用结果是挤压受损凸块8不像实施例1那样被切道口,而是整体被刮去一截。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中的挤压划割凸块4和挤压受损凸块8可以全部或二者之一制成点状。其他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金生,未经段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铣床配套使用的用于加工外球面的装置
- 下一篇:鞋内除湿去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