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传智能发讯水表无效
申请号: | 01211171.6 | 申请日: | 200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80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陈启军;安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6 | 分类号: | G01F1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04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水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传水表,尤其是对水表发讯装置的改进。
目前的远传水表主要以干簧管发讯为主,有的还用霍尔元件发讯等等。这类发讯装置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防磁。当外界有较强磁场干扰时,发讯装置就会产生不发讯或误发讯,导致用户实际用水量和抄表中心纪录数据不符,相互间产生矛盾。此外,若用户恶意将发讯导线折断或改变水的流向使水表指针倒转等,也会产生上述结果。这给水表数据的采集和管理造成混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数据采取可靠、水费容易管理的远传智能发讯水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该远传智能发讯水表包括水表本体,其特征是水表本体的发讯装置采用机械触发式微动开关发讯,它由发讯指针、微动开关、线路板、接线器、盖板、透明安装盖和水表罩盖组成,其中微动开关、线路板、盖板、接线器均安装在透明安装盖中,而微动开关后部有三个脚,且相邻脚之间构成常开和常闭触点,该三个脚经接线器转接后通过导线与表壳外的具有线路检测和数据采集功能的智能模中的接线端子连接,而旋转时可与微动开关臂接触的发讯指针安装在水表表体面板上的指示×0.01m3的指针位置;而所述的智能模块采用87LPC762作为主处理器,P0.0、p0.1、p0.2作输入,24WC01作为数据存储器,P1.2、P1.3与24WC01通信,通信协议为I2C。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水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靠发讯指针压下或松开微动开关臂使其闭合或断开的,是纯粹的机械式发讯,因此,可靠性强,几乎不会产生误发讯;
2.采用三线制发讯,具有防磁防剪功能;
3.采集器采用具有线路检测和数据采集功能的智能模块,可确保流量数据记录精确,不会因线路干扰或断路丢失数据;另外智能模块内具有双向通讯电路和作弊监测功能,使水费管理容易并可防止盗水;
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反映本实用新型发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映本实用新型发讯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透明安装盖正面视图(包括安装其内的局部发讯装置);
图4为透明安装盖反面视图(包括安装其内的局部发讯装置);
图5为智能模块的电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远传智能发讯水表的水表本体1采用水表厂现有的旋翼干式水表,发讯装置由发讯指针3、透明安装盖5、两微动开关6、7、线路板9、盖板4、接线器8和水表罩盖2组成。两微动开关6、7、线路板9、盖板4、接线器8均安装在透明安装盖5中。本发讯装置采用机械触发式微动开关发讯,开关后部有三个脚10、11、12,其中10、11脚之间为常开状态,作为发讯线路,11、12脚之间为常闭状态,作为检测线路,该三个脚10、11、12经接线器8转接后通过导线与装在基表附近的智能模块中的接线端子连接。当发讯指针3压下微动开关臂时,10、11脚之间处于常闭状态,11、12脚之间处于常开状态,以此,可作为三线制的发讯,并具有防剪功能。在没发讯时,智能模块定时发出信号,检测11、12线路是否发生断路。在发讯阶段,智能模块发出信号,检测10、11线路是否发生断路,同时接收水表的流量信号,将其纪录在采集器的存储器中。微动开关6、7作为发讯关键元件,它的机械寿命为1.5×107次,按每一个信号流过0.1m3水计算,可计量1.5×106m3的水量,按每户月平均用水50吨计,可使用2500年,远大于水表的寿命。
本水表发讯装置的发讯点在水表本体面板上指示×0.01m3的指针位置,安装时只需将×0.01m3位置的指示针取下,换上发讯指针3并将其用螺钉紧固在指针轴上,盖上透明安装盖5,将水表罩盖换上本装置中的水表罩盖2,调整透明安装盖5的位置,确保发讯无误后,旋紧水表旋盖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