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带扣夹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10834.0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9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文 |
主分类号: | A44B11/00 | 分类号: | A44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台北市南港旧***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吊带扣夹结构,其主要是将枢颚座的钩座开口改为由外而内钩设成,透过在开合钮的回归关闭位置,可同时封闭钩座内的绕带环不致脱落,进一步改善现有技术的吊带扣夹的枢额座底侧加设置饰板来封阻绕带环的措施,以达简化结构的目的及消除该过槽对外观的影响,再者将现有技术的吊带机夹嵌结饰板的枢颚座底面抵面槽加以封闭设平,更能直接以枢颚座的平坦底面取代现有技术的饰板装饰作用。
现有技术的吊裤带的扣夹是由多片金属板冲制而成的零件所相互组装形成,其活动颚和开合钮的咬合、张开为同向运动,且极易受两侧夹耳突立的金属锐角及该活动颚的边缘影响,造成使用者被刮伤的缺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吊带扣夹结构,这种吊带机夹不仅牢靠适用,而且具有多变化的装饰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吊带机夹结构,设成特殊的形状及空间状态,使得开合钮与活动颚得以连动,且由于该开合钮与该活动颚系前、后错置,而可有效降低其整体厚度,其饰板则可充分遮掩活动颚联结绕带环的过槽的显现,及阻挡绕带环自过槽中脱出,且提供多变化的装饰性。
经实际实施,达到了上述目的,改进了现有技术的吊带机夹。其枢颚座上钩座的开口处必需透过另设置于枢颚座底侧的饰板加以遮掩封闭,使绕带环得以在钩座的过槽中受到充分封阻,虽可为扣夹整体增添视觉美感;但无形中却增加该扣夹组件的复杂度,于是实用新型再经思考设计出一种更具简化形式的扣夹,使能进一步改善上述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吊带机夹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带机夹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带机夹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图2另一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启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参考图。
图示中元件编号
10…………枢颚座
11…………钩座
12…………枢耳
121…………过槽
13…………抵片槽
20…………开合钮
21…………扳动片
30…………活动颚
40…………绕带环
请参照各附图所示,由图示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枢颚座10的钩座11折向改为由外而内钩设,使该钩座11的末端与该枢颚座10的枢耳12尾端间形成一过槽121,使钩座10的钩口片(即过槽121)恰位于开合钮20的扳动片21下方,且枢颚座10的抵片槽13由已有技术中的贯通型式改为具有封闭的盲槽,使得枢颚座10的底部能呈现一平面的态势,而当扳动片21处于自然往下的平置状态时(如图2及图4所示的状态),恰能同时封阻该钩座11的过槽121,使钩扣于钩座11内的绕带环40得到充分的封阻,而有防止滑脱的作用;由于该过槽121得到该扳动片21的充分分遮掩,且枢颚座10的底部也没有了抵面槽的设置,使得夹扣的组件能进一步更为简化降低损坏率,进而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且同时由于省略了饰板,故能有效减少扣夹整体的厚度;由于扳动片21与活动颚30间呈错位,在两者呈关闭状态后可呈现一平整的形式,而与枢颚座10的底部所呈现的平整形式达成型态的一致性,故可进一步在其两侧面上直接设置饰纹及图案以增添吊带扣夹的美观。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枢颚座10也可随喜好制设成不同形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吊带扣夹结构,确实具有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文,未经张志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包、旅行箱用防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级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