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墙式隔离真空负荷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1210651.8 | 申请日: | 200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7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墙 隔离 真空 负荷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10KV电网中接受和分配电能用的穿墙式隔离真空负荷开关。
现有的隔离真空负荷开关典型的型号主要有FN16、FN21、FN27等,这些负荷开关的结构都是在真空灭弧室的上面简单地加一隔离刀闸而成,在配柜使用时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需在隔离断口处插入一绝缘隔板,这样做一方面需增加这一操作步骤及一套防误操作的连锁装置,因此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影响了开关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检修时靠插入一绝缘隔板来防止误人带电间隔还并没真正让检修人员感到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穿墙式隔离真空负荷开关,使在配柜使用时保证检修区(电缆室)与母线室形成一接地金属隔室,这样在打开上面隔离闸刀后,能保证检修电缆室时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穿墙式隔离真空负荷开关,包括互相固定的操作箱和底架,安装在底架上的有三相绝缘元件,由二路操作机构分别进行隔离分合闸的导电部件和真空灭弧室分合闸动作的导电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元件为上端呈开口状的绝缘套管,由支撑部件支撑的真空灭弧室静端朝上、动端朝下,并设在各自绝缘套管内,与具有隔离功能的导电部件和真空灭弧室分合闸动作的导电部件均由绝缘套管支撑。
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的支撑部件包括设在绝缘套管下方并与其固定的下支架,下支架上设有托住真空灭弧室的托环和圆周分布的压簧。
所述的隔离分合闸的导电部件由闸刀、静触头、连接块组成,闸刀与操作机构的绝缘连杆I铰接,同时通过转销与连接块铰接,而连接块通过销连接在绝缘套管上,静触头固定在绝缘套管上端的触头座上。
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分合闸动作的导电部件包括与真空灭弧室动导电杆下端固定的导电夹和导向杆,两端分别与下支架、导电夹固定的软连接,设有长槽的导向杆上套装有蝶形弹簧。
所述的连接块与真空灭弧室顶部互相以锥面相配贴合。
所述的操纵隔离分合闸的操作机构I包括两端支承在底架上可转动的转轴,与转轴固定的拐臂I,一端与拐臂I铰接、另一端与闸刀铰接的绝缘连杆I。
所述的操纵真空灭弧室分合闸动作的操作机构II包括两端支承在底架上可转动的主轴,主轴上固定有拐臂II,一端与拐臂II铰接的绝缘连杆II的另一端与另一拐臂III铰接,而该拐臂III又与下支架铰接,并通过销连接在导向杆长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负荷开关作穿墙式设计,电流从上面的隔离开关静触头经真空灭弧室的动端流出,穿过了金属底架,在配环网柜设计时,可使环网柜上面的母线室与下面的电缆室通过接地的金属底架隔成二室,这样在打开上面的隔离闸刀后,能保证检修电缆室时的人身安全;其次,因负荷开关的每一相所有导电部件均由单个绝缘套管支撑,与现有技术的负荷开关的每一相需靠三只绝缘子支撑相比,结构上更为简单紧凑,占用的体积更小;再次,真空灭弧室放在绝缘套管内,可防止灰尘在灭弧表面的积聚,以防止灭弧室受意外外力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相正装式时的一相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正装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相侧装式结构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再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3,穿墙式隔离真空负荷开关的绝缘套管(19)上端呈半开口状,它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架(5)上,底架与操作箱(4)互相固定。由绝缘套管支撑的有隔离分合闸导电部件、通过支撑部件支撑的真空灭弧室(18)及其分合闸动作的导电部件。
由绝缘套管支撑的隔离分合闸导电部件由闸刀(23)、静触头(25)、连接块(20)组成,闸刀(23)与操作机构的绝缘连杆I(1)铰接,同时通过转销(22)与连接块(20)铰接,闸刀可绕转销转动,而连接块通过销(21)连接在绝缘套管中部,压嘴式静触头(25)安装在固定于绝缘套管上端部的触头座(24)上,该隔离分合闸导电部件由操作机构I实现分合闸。
操作机构I包括两端支承在底架(5)上可转动的转轴(2),转轴上焊固一拐臂I(3),绝缘连杆I(1)一端与拐臂I铰接,一端与闸刀铰接,当转轴受到逆时针的扭力时,转轴上的拐臂I推动绝缘连杆I使闸刀逆时针向上转动而进入静触头内,此时隔离闸刀处于合闸状态。
设在绝缘套管内的真空灭弧室(18)由支撑部件支撑,其静端朝上、动端朝下,以方便对灭弧室的检修,其静端与连接块互相以锥面贴合接触,浮动式的支撑部件可使两者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