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扒双报警包无效
申请号: | 01210601.1 | 申请日: | 200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宁 |
主分类号: | A45C13/24 | 分类号: | A45C13/24;G08B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扒双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包,具体地说明是一种防扒双报警包。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包类尚没有这种带有双报警功能的防扒包面市过,只有一种防扒双报警器(本人设计专利ZL942275292)装在包上使用的,但防扒双报警器需要使用者自己去配包使用,让使用人感到很不习惯和方便,而防扒双报警包不但拿来就可使用,而且就其采用的报警电路来讲,性能更加稳定可靠,结构亦更加经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告诉你小钱包被扒,又能告诉你被谁扒窃的防扒双报警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防扒双报警包,包括大包,藏贵重物品的小包,以及以导线相连并相互控制的两组相同的报警电路(1,2),电路分别固装在两个壳体内(3,4)。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一个紧固于小钱包,另一个则紧固于大包内壁或以卡通玩具、饰品或宠物等装饰,牢固地悬挂在大包口的外沿,使大小包形成了一线牵的“母子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以导线相连并相互控制的两组相同的报警电路(1,2),其特征在于电路由晶体三极管、发声器及电源组成,晶体管G1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基极和集电极分别与晶体管G2的集电极和基极相接,晶体管G2的发射极接发声器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则接电源负极,一组电路的晶体管G1的集电极与晶体管G2的基极的连接处与电源负极经导线L1、L2及L3分别与另一组电路的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组相同电路经导线L1、L2及L3连接分别装于两个壳体内(3,4),组成以导线连接并相互控制的双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防扒双报警包由相同的两个报警装置组成,通过导线的连接作用,一个紧固于大包,一个紧固于小钱包,当小钱包被扒,拉断了导线,配备有报警电路的母子两包均会立刻发出报警声,以告诉你小钱包被扒和被谁所扒。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愿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图1电路原理组成的双报警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图2组成的防扒双报警包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电路1和电路2所示组成及工作原理均相同。电路1和电路2分别装于壳体3和壳体4内,壳体3和壳体4通过导线L1、L2及L3连接。G1管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基极和集电极分别与G2管的集电极和基极相连,G2管的发射极接发声器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则接电源负极。正常工作时,电子流从G1管的发射极进入,从基极和集电极流出,并分别进入G2管的集电极和基极,再由G2管的发射极流出,提供发声器RL的工作电源。发声器RL可以是语音器、音响器或蜂鸣器等。G2管的基极在导线L1、L2及L3与负电短路时,G2管处于截止状态,致使G1管亦处于截止状态,发声器RL无电流供给,发声器RL不发声。当连接于壳体3和壳体4之间的导线L1、L2及L3拉断,这时G2管导通,则G1管亦导通,电路恢复正常工作,两个发声器RL均发出报警声。所以根据图1和图2组成的双报警电路,把壳体3紧固于大包5,另一个壳体4紧固于小钱包6,当小钱包被扒,连接线L1、L2及L3拉断,大小包(5,6)立刻发出报警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宁,未经唐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