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条码扫描机的讯号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0199.0 | 申请日: | 200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0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美燕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条码 扫描机 讯号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激光条码扫描机的讯号处理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自动增益控制方式处理由光感测元件感测到投射在条码上再反射回来的激光所转换成的电能。
一般传统条码阅读器直接将光电转换成讯号输入放大电路,经过数级放大电路放大后,再传输到数字电路整理,然后传给解码电路解读条码,但是以非接触式条码阅读器的使用而言,在可读条码的范围内,理想上使用者放置条码的位置并不一定,也就是距离并不一定,因为投射光的能量因距离远近而不同,自条码反射回来的讯号也因距离远近而不同,同理可证,感测元件测得的讯号强弱也因距离变动而不同,因此如果直接以固定增益的放大电路处理讯号,那么讯号太大的时候电路就会饱和,讯号太小的时候又无法分辨,所以在条码解析度上和每一种条码的可读取范围都会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失,避免缺失存在,提供一种激光条码扫描机的讯号处理装置,实现条码扫描讯号的自动增益控制。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讯号处理装置系由三级电压放大单元组成,其包括有:一自动增益控制单元、一讯号放大单元、一讯号电平检测单元、一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单元及一缓冲单元所构成,当检出讯号不足,控制电压就降低,该自动增益控制单元的发光元件亮度也变弱,该自动增益控制单元之调整元件的电阻值升高,致使自动增益控制单元增益增加,讯号就会获得较高的放大倍率,反之,检出讯号变强,控制电压就升高,该发光元件亮度变强,该调整元件的电阻值降低,致使自动增益控制单元增益减低,讯号就会获得较低的放大倍率,以达到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
具体地说:
该讯号处理装置包括:
一自动增益控制单元,以接受由条码扫描机的光感测元件感测到投射在条码上再反射回来的激光所转换的电能并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
一讯号放大单元,与上述之自动增益控制单元之输出端连接,用以放大上述自动增益控制单元所增益后之输出讯号;
一讯号电平检测单元,与上述讯号放大单元输出端连接,用以接收上述讯号放大单元所放大后的讯号,并将此讯号中有高过某个适当电平的讯号检出;
一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单元,与上述讯号电平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以接受上述讯号电平检测单元所检出的讯号,此讯号经过此单元作一电压强弱之处理后,可以获得一个所需的增益控制电压值;
一缓冲单元,与上述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以缓冲上述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单元所输出的电压,避免增益控制电压值受到影响,且在自动增益调整下可得到一个较高或较低放大倍率适当的讯号。
该自动增益控制单元内含有一调整元件。
该调整元件为一光敏电阻。
该光敏电阻上并联一电阻。
该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单元内含有一电容,在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单元将检出的讯号经过二极管单向地向电容充电。
为了使电容上的电压依实际检出讯号强弱而变动,所以需要在电容上并联一电阻。
该缓冲单元可为一运算放大器,或用其它高阻抗输入,低阻抗输出的元件。
该自动增益控制单元内含有一发光元件,此发光元件与缓冲单元输出端连接,用以接收缓冲单元输出强弱的电压变化,而转换为相应的亮度强弱的变化,以改变调整元件的输出电阻值。
该发光元件可为发光二极管或灯泡。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构造,现在就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系本实用新型讯号处理装置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方块图。
图2为图1的电路图。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讯号处理装置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方块图和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激光条码扫描机的讯号处理装置,由三级电压放大单元组成,其包括有:一自动增益控制单元1、一讯号放大单元2、一讯号电平检测单元3、一自动增益控制电压单元4及一缓冲单元5所构成,用以自动增益控制方式处理由光感测元件(图中未示)感测到投射在条码上,再反射回来的激光所转换成的电能。
上述所提自动增益控制单元1,用以自动调整讯号增益的需求,可防止因增益过量而产生的自激振荡;
该讯号放大单元2,用以放大上述自动增益控制单元1增益后所输出的讯号,且讯号放大单元2放大后的讯号由输出端21输出,而另一端连接至讯号电平检测单元3的输入端上;
该讯号电平检测单元3,用以接收上述讯号放大单元2所放大后的讯号,并将此讯号中有高过某个适当电平的讯号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美燕,未经吴美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槽密封式电度表壳
- 下一篇:抗气蚀免维护水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