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车用真空抽吸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10182.6 | 申请日: | 200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惠明;王巍;李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达航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3/02 | 分类号: | B65F3/02;B65G5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新德 |
| 地址: | 2013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真空 抽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抽吸装置,尤其是一种装置于机动排污车辆上的真空抽吸装置。
在民用航空的地勤车辆中,现有的污水车均是自流式的,排放飞机污水的方式仅依靠重力落差,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淤积,污物无法完全彻底地得到清除,严重的还会产生堵塞。一些小型飞机的机位较低,用传统的自流式的污水车进行排污作业更易出现上述后果。而一种环卫部门使用的吸粪车,是使用离心泵直接抽吸和输送污水车污物的方式。因污水污物直接经过泵体,大大缩短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带来泵体自身密封性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克服已有技术中上述缺点的污水车用真空抽吸装置,该装置在污水车辆上以真空抽吸的方式替代已有技术中重力自排和直接抽吸输送的方式,可以解决传统的自流式污水车排污不畅、容易产生淤积和造成堵塞的问题,以及解决环卫车辆直接抽吸式污水污物易滴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抽吸装置,由真空液筒、污水箱、真空管道和已有技术中的液环真空泵构成,其中,真空液筒通过管道为液环真空泵提供冷却和密封用水,液环真空泵通过真空管道与污水箱连接,真空管道开口在污水箱内的最高位,使密闭的污水箱内形成真空,利用真空压力差将污水和沉积垃圾通过收集管吸入污水箱内,由于真空管道开口在污水箱内的最高位,所以污水污物仅进入污水箱内,而不会经过和进入真空抽吸系统。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了上述真空抽吸的技术方案,所以可以改变自流式污水车污水污物排放不尽、产生淤积堵塞的现象,从而达到干净彻底的排污效果,增加了排污效能,减少了排污时间。同时还使几个吸污管同时抽吸在结构上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可同时吸收飞机上几个污水箱的污水,改变了重力排放方式一次只能接收一个污水箱的污水的作业方法,排污作业的时间大为缩短,也可克服环卫吸粪车存在的再次滴漏现象,排污彻底,污物垃圾不会剩留,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抽吸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抽吸装置,由真空液筒1、污水箱2、真空管道3和已有技术中的液环真空泵4构成,其中,真空液筒1通过管道为液环真空泵4提供冷却和密封用水,液环真空泵4通过真空管道3与污水箱2连接,真空管道3开口在污水箱2内的最高位,使密闭的污水箱2内形成真空,利用真空压力差将污水和沉积垃圾通过收集管吸入污水箱2内,由于真空管道3开口在污水箱2内的最高位,所以污水污物仅进入污水箱2内,而不会经过和进入真空抽吸系统。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真空液筒1通过真空液进水管5和真空液回水管6与液环真空泵4连接,为液环真空泵4提供冷却和密封用水,在动力驱动下,清洁的水在液环真空泵4内形成液环;污水箱2箱体全密封,连接有带有闸阀的收集管,真空管道3将液环真空泵4与污水箱2连接,真空管道3开口在污水箱2内的最高位,液环真空泵4运转后在污水箱2内形成254毫米汞柱的真空度(约合0.033兆帕斯卡的负压)。由于真空管道3开口在污水箱2内的最高位,污水污物仅被抽吸入污水箱2内,而不会进入真空系统。在整套真空管路中,还可以设置安全阀7、真空表8、止回阀和滤网等装置,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在污水箱2内还可以设有已有技术中的污水面高度报警联锁装置,既保证作业的高效率,又保证工作的安全可靠。还可以在污水箱2内增设一套已有技术中的清洗喷淋装置,可自动清洗污水箱,也使污水箱的使用寿命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达航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腾达航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