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直排冲洗式坐便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10038.2 | 申请日: | 2001-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彪 |
| 主分类号: | E03D11/10 | 分类号: | E03D11/1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家安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冲洗 坐便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直排冲洗式坐便器。
传统的坐便器都是由坐便器桶体及与其相连的水箱组成,使用时,只要按动水箱开关,就可把水箱中的水直放坐使器桶体,既方便、又卫生,其缺点是用水浪费,特别是在北方用水缺少的地区,此类坐便器使原来缺水地区更增加了用水困难。更何妨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所以如何节约用水成了今后重要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我国缺水的现状,特别针对坐便器用水浪费的状况,提供一种可大量节约用水的自动直排冲洗式坐便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在坐便器上精减了水箱结构,而是采用直接用高速均匀细股水流冲洗。本坐便器由坐便器桶体及设于桶体上方的垫板和盖板组成,坐便器桶体内壁为直线式结构,其上方还设有带均匀细孔冲洗管,带均匀细孔冲洗管连接自来水三通管,三通管连接自来水水源,并由球阀控制。在坐便器的直排出污口下方设有底阀定片,并设有与其密切配合的底阀动片,底阀动片由设于坐便器下部的直排冲洗自动控制轴和底阀自动闭合弹簧控制,直排冲洗自动控制轴上还设有控制轴脚踏手柄。底阀动片与球阀之间用拉索连接,球阀受底阀的同步控制,球阀也设自闭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是节约用水,本实用新型改传统的水箱为直接连接自来水水源,改变了传统水箱每次都用一箱水并易漏水的浪费现象,本坐便器可根据需要放水。漏水环节大大减少,本坐便器正常使用一次需水约2升。
二是本实用新型的桶体采用直线式结构,改变传统的抛物面结构,大大减少流水阻力,使高速均匀细股水流贴紧坐便器表面冲洗,增加了冲洗效果。只要一放水,打开底阀,就可彻底冲刷干净桶体上的污物。污物直接排入下水道,关闭底阀,则积盛冲洗管内剩水,湿润内壁,利于下次冲洗,并阻断下水道臭气进入卫生间。
三是本实用新型阀前设计水压为每平方米0.4~0.6兆帕,设计流量为每小时0.75~1.0立方米,当水压和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增设功率为40瓦扬程和流量各为6米和每小时1.0立方米的自动增压泵,适用于家居和公共场所卫生间,并在不改变原卫厕设施和结构的条件下,更换老式大便器或直接使用本产品,很容易推广,达到节水目的。
四是该新型产品体积小,少占用卫生间面积和陶瓷材料,是新型环保型节能新产品,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居及公共场所卫生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轴踏脚手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阀动片关阀状态效果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桶体7上方设有盖板1和垫板2,还设有带至少一根均匀细孔冲洗管3,带均匀细孔冲洗管3连接自来水三通管4,自来水三通管4由阀5控制,阀5上设有球阀自动控制拉索6和阀自闭弹簧。阀自动控制拉索6的另一端连接设于坐便器桶体7下方的自动直排冲洗控制轴12上的底阀动片10,在坐便器桶体7的下方设有坐便器直排出污口8,在坐便器直排出污口8的下方设有底阀定片9,在底阀定片9的下方设有与其密切配合的底阀动片10,底阀动片10固定在直排冲洗自动控制轴12上,底阀动片10还设有底阀自动闭合弹簧11,在底阀动片10的下方,还设有底阀开闭限位板13。在直排出污口8与底阀定片9之间还设有橡胶止漏防臭垫圈18。
如图2所示,直排冲洗自动控制轴12连接控制轴脚踏手柄14,在坐便器桶体7上,在控制轴脚踏手柄14外侧设有轴承15,轴承16下方设有止水压紧弹簧16,还设有防臭密封橡胶盖片17。控制轴脚踏手柄14控制自动直排冲洗控制轴12,排污底阀与冲洗球阀同步开闭。
如图3所示的是底阀动片10与底阀定片9密合的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可以将所述的底阀动片设计板式体、柱关税状体或球状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居及公共场所卫生间,还可直接替换老式传统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彪,未经黄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0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