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双层避震式保险杠无效
申请号: | 01209999.6 | 申请日: | 200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9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连国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国保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1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双层 避震式 保险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防碰撞缓冲减震装置,更具体讲,是一种汽车双层避震式保险杠。
目前,已公知的汽车保险杠,是用金属板或塑料制成一根长杠,用螺钉连接在汽车的前横梁上。当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这种保险杠作用不大,它无法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为了减轻撞车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惨重损失,已有研究,在汽车保险杠上加装橡胶块或弹簧,有的加装液压减震器,但效果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不但能够在瞬间通过多级缓冲、减震,而且能够及时使马达断电、自动刹车的双层避震式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汽车最前端的横梁前,原保险杠的位置处,安装双层保险杠,在两层保险杠之间均匀加装至少三个由弹簧和液压缸构成的避震器。在双层保险杠上设置马达断电机构,它是在靠近车体的第二层保险杠上设置至少一个拉绳式断电开关,将拉绳系在相应的一根拉杆的下端,这个拉杆的上端垂直地固定在第一层保险杠上,并穿过第二层上的圆孔,拉杆与圆孔之间滑动配合。在双层保险杠上设置自动刹车机构,它是在第一层保险杠上,至少垂直地固定一根推杆,对应地在第二层保险杠上,固定一个圆环支点,对应地有一根连杆的一端与推杆铰接,另一端穿过圆环与刹车拉线连接,圆环与连杆之间铰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采用双层保险杠,并在两层保险杠之间设置多个避震器,因此,当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首先与第一层保险杠接触,然后冲击力经多个避震器吸收,再传至第二层保险杠,这样经多级吸收、缓冲,大大地减缓了撞击力,有效地减轻了经济损失和司乘人员的伤亡。由于双层保险杠上还设置了马达断电机构和自动刹车机构,当保险杠受到碰撞冲击力后,使固定在其上的拉杆、推杆与保险杠一起回缩,并拉动马达断电开关及刹车拉线,使发动机滞动、刹车越来越紧,这样在一个瞬间内,同时完成马达滞动、刹车、多级缓冲、减震过程,有效地吸收巨大的撞击力,最大程度地减小撞车事故的损失。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双层避震式保险杠,其保险杠与现有技术相同,由橡胶、金属支架合成为长条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采用双层保险杠,并在第一层保险杠1和第二层(靠近车体)保险杠2之间,均匀加装由弹簧和液压缸构成的避震器3。避震器的数量本实施例给出了三个,也可以是4至6个,效果会更好。
如图所示,双层保险杠上还设置马达断电机构,它是在靠近车体的第二层保险杠2上设置一个拉绳式断电开关4,将拉绳5系在一根拉杆6的下端,拉杆6的上端垂直地固定在第一层保险杠1上,并穿过第二层保险杠2的圆孔,拉杆与圆孔滑动配合,马达电源线11绕装在第二层保险杠上。为了可靠起见,上述马达断电机构可同时在双层保险杠上设置多个,一般需一至三套。拉线5有两种,一是没有弹性,主要用于直接拉线式刹车装置的车辆,即马达关闭后刹车仍起作用的车型。二是有弹性,伸长2倍后才有拉力,主要用于刹车必须在马达开启时才起作用的车辆。
如图所示,双层保险杠上还设置自动刹车机构,它是在第一层保险杠1上垂直固定一根推杆7,相应地在第二层保险杠2上固定一个圆环支点8,一根连杆9一端穿过圆环与推杆铰接,另一端与刹车拉线10连接,圆环8与连杆9铰接。为了可靠起见,上述自动刹车机构可同时在双层保险杠上设置两套,效果会更好。
上述双层避震式保险杠,不仅适用于各型汽车,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四轮机动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当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第一层保险杠1受到冲击,首次吸收撞击力;保险杠受力后传到避震器3上,第二次吸收撞击力;随后所剩冲击力又传到第二层保险杠2上,再次吸收撞击力。这样,经过多级减缓,使巨大的撞击力大部分由保险杠所吸收,从而大大地减小了车辆的损坏程度和人员的伤亡。当第一层保险杠1受到冲击力时,固定在其上的拉杆6自动回缩。同时系在其上的拉绳5也受力拉动开关4,即可断开电源使发动机滞动。当第一层保险杠1受到冲击力时,固定在其上的推杆7受其压力,推动与它铰接的连杆9,连杆9通过圆环支点8拉动刹车拉线10刹车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国保,未经连国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车的收折定位锁
- 下一篇:一种电子侦听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