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无效
| 申请号: | 01209739.X | 申请日: | 200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49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银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
在现有的电磁炉结构,主要包括有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路板,在壳体上面有用于放置锅的炉面板,在壳体中还设有由电路板控制产生电磁场的线圈盘,以及设置在炉面板下用于检测温度,并将温度检测信号传输至电路板的感温元件。该结构是为放置平底锅而设计的,其中的线圈盘与炉面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是基于线圈盘与锅之间的电磁场在锅底部位转换成涡流的要求。当放置一个球面底铁锅时,由于锅底的球面状结构,导致锅与线圈盘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影响电磁场在锅底产生涡流的效果,而且感温元件与锅底之间之间除了炉面板之外,还产生的较大的间隙,无法准确测得锅底上的温度,影响电路板对线圈盘的电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在炉面板上放置锅底为平底的,又可以在炉面板上放置锅底为球面的,而且便于温度感应控制的电磁炉。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电磁炉包括炉面板,设置在炉面板下的线圈盘和炉体中的感温元件,所述的炉面板上设有一个凹面,所述的凹面周围设有支承座,所述的线圈盘贴置在凹面外的炉面板下,所述的感温元件设置在支承座中。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的炉面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之炉面板上放置锅底为球面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之炉面板上放置锅底为平面的结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炉包括炉面板1、线圈盘2、感温元件3和支承座5。所述的炉面板1上中央部位设有一个向下凹入的凹面4,在炉面板1上的凹面4周围设有六个支承座5。当放置锅底为球面的锅8时,如图2中所示,锅的最底部分容置在凹面4中,锅8的中部放在支承座5上,球面锅8的放置得到固定。而对于平底锅8,如图3中所示,可直接放在支承座5上,图3与图2中电磁炉部分结构相同。所述的凹面4周围设有环状线圈盘2,由于在炉面板1上增设有支承座5,为兼容放置平底锅与球面锅,所述的线圈盘2贴置在凹面4外的炉面板1下,导磁体9贴置在线圈盘2,取消了原有线圈盘2与炉面板1下面之间的磁间隙,使线圈盘2与平底锅8最底面的距离等于线圈盘2投影在球面锅8上锅底部分至线圈盘2之间的平均距离,保持了球面锅8与平底锅8在电磁炉上发热的一致性。所述的感温元件3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支承座5中,用于测量锅底的温度。所述的支承座5设有可与凹面4共同容置球面锅的斜面6和支承平底锅的平面7,所述的感温元件3设置在斜面6与平面7交界处。不论是平底锅还是球面锅均有部位与斜面6和平面7交界处接触,保证了感温元件3最接近锅底发热部位,所以感温元件3也就兼顾了对两者的温度检测,保持了同样的温度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由于在炉面板上设有凹面,凹面周围设有支承座,线圈盘贴置在凹面外的炉面板下,感温元件设置支承座在中,具有既可以放置平底锅,又可以放置球面锅,同时保持了对两种形状锅的加热和温度检测效果的一致性,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银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银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