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密封件无效
申请号: | 01209205.3 | 申请日: | 2001-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单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安江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淑敏 |
地址: |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密封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式密封件,属于密封件中的一种。
在目前的管件密封中,通常使用的橡胶密封圈为单体、圆柱形,在安装及拆卸中,存在许多不便之处,而且,随着工作环境和部件间的相对摩擦,密封件磨损严重,往往密封件一处破损即造成整个密封件的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密封件,提高密封件在恶劣环境下的密封性能,方便安装及拆卸,并且复合式密封件具有磨损自动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式密封件由圆柱形密封件和锥台式密封件组成,圆柱形密封件以其中轴线为轴,中间上部开有圆柱形、下部接着开有锥台形通孔,锥台式密封件以其中轴线为轴,中间开有圆柱形通孔,锥台式密封件与圆柱形密封件的锥台形通孔耦合,锥台式密封件镶嵌在圆柱形密封件的锥台形通孔中,二者以过盈方式配合。
上述锥台式密封件的锥台高大于圆柱形密封件的圆柱高,使锥台式密封件的端面高出圆柱形密封件的端面,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
上述的圆柱形密封件的柱体上、锥台式密封件的锥体上可根据安装方便的需要斜向开有开缝。
上述圆柱形密封件的开缝与锥台式密封件的开缝在安装中不能处于一侧,最好位于中轴线的两侧,成180度为最佳。
上述圆柱形密封件、锥台式密封件的斜向开缝面与各自底面所成的最佳角度为40-5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复合式密封件的圆柱形密封件、锥台式密封件上分别开有开缝,方便安装和拆卸,尤其在寒冷的天气,橡胶因低温而变硬的情况下;2.圆柱形密封件、锥台式密封件以过盈方式配合,当圆柱形密封件与锥台式密封件的接触面磨损时,在安装时施加的外压力作用下,锥台式密封件自动向内移动,实现磨损自动补偿功能;3.实践证明,在恶劣环境下,复合式密封件比现有的单体密封圈具有非常强的密封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密封件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台式密封件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密封件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密封件立体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复合式密封件由圆柱形密封件1和锥台式密封件2组成,圆柱形密封件1以其中轴线为轴,中间上部开有圆柱形、下部接着开有锥台形通孔,锥台式密封件2以其中轴线为轴,中间开有圆柱形通孔,锥台式密封件2与圆柱形密封件1的锥台形通孔耦合,锥台式密封件2镶嵌在圆柱形密封件1的锥台形通孔中,利用橡胶的弹性,二者以过盈方式配合。
上述的锥台式密封件2的锥台高大于圆柱形密封件1的圆柱高,使锥台式密封件2的端面高出圆柱形密封件1的端面,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当锥台式密封件2与圆柱形密封件1的接触面发生磨损时,锥台式密封件2在外压力作用下向内移动,实现自动磨损补偿。
上述的圆柱形密封件1的柱体上、锥台式密封件2的锥体上可根据安装方便的需要斜向开有开缝3、4。
上述的圆柱形密封件1的开缝3与锥台式密封件2的开缝4在安装中不能处于一侧,防止在使用中因错位而使两个开缝3、4在同一面上,造成密封不严。开缝3、4在安装时最好位于中轴线的两侧,成180度为最佳。
上述圆柱形密封件1、锥台式密封件2的斜向开缝面与各自底面所成的最佳角度为40-50度。
在实际安装中,先将锥台式形密封件2套装在需密封的管件上,圆柱形密封件1套在锥台式形密封件2上并置于固定复合式密封件的壳体内,拧紧壳体上压盖,并对复合式密封件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完成对复合式密封件的安装。在实际应用中,当圆柱形密封件1与锥台式形密封件2的接触面磨损时,在压盖施加的压力下,复合式密封件实现自动补偿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安江,未经单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