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换电容器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9141.3 | 申请日: | 2001-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南汉龙;毕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H01H50/02;H01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电容器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尤其是指一种在B系列交流接触器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切换电容器接触器。
B系列交流接触器已广泛使用,在B系列交流接触器基础上可以派生出来切换电容器接触器(电容接触器)。其方法是在B系列接触器上附设一个盒体(模块),盒体中设置能抑制浪涌电流及吸收过电压的电路,使其用于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自动控制设备中作投切并联电容器的开关元件。但是,受B系列接触器本身结构的制约,盒体如何安装在接触器本体上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容接触器卡装式模块”(ZL94239416),与B系列接触器组成电容接触器,模块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凸块和勾子,定位凸块和勾子的位置与B系列接触侧面的凹槽相对应,该模块卡入B系列接触器本体后成一体,但定位勾极易断裂。“电容接触器插入式模块”(ZL97235076,已终止),在接触器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燕尾槽和止退齿孔,模块上相应地设有燕尾凸块和止退齿。“电容接触器卡装式盒体”(ZL97222526),盒体包括躯壳和盖板,盒体与接触器本体侧面固定凹槽、定位钩槽相对应的躯壳或盖板上设有固定座定位钩。它们虽装配简单,但是易上下移动,用户很容易将已调试的准确数据变动。带来产品在出厂前的调试失效,对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另外,在目前市场上出现上述切换电容器接触器,盒体中的涌流接触组连接螺钉在里面,维修十分麻烦,而且产品测试不能做开距超程,同步性能不好调试。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切换电容器接触器,它维修方便,定位可靠,可以调试开距超程和同步性能。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切换电容器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与接触器主体相连接的盒体,盒体包括躯壳和盖板,躯壳中放置涌流接触组后盖上盖板用连接螺钉固定在躯壳上,躯壳与接触器主体相接触,与接触器主体侧面定位沟槽、止块凹槽、主体连接孔、凸钩凹槽相对应的盒体躯壳侧面上设置有矩形定位凸块、止块活动孔、涌流接触组触头支持活动孔、定位钩凸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维修方便。松动连接螺钉,打开盖板,便可检修。
2、盒体与接触器主体连接方便,固定位置准确、牢固。
3、在产品测试时,由于可以打开盖板,因此对开距超程和同步性能可以进行调试。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再作描述。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主视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接触器主体5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盒体的立体示意图(省略引线)。
图4是图3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后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想象去掉部份盖板6后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俯视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中:1、躯壳,2、主体连接孔,3、涌流接触组触头支持活动孔,4、涌流接触组触头支持,5、接触器主体,6、盖板,7、定位钩槽,8、凸钩凹槽,9、止块凹槽,10、固有凹槽,11、矩形定位凸块,12、止块,13、止块活动孔,14、定位钩凸块,15、弹簧,16、连接螺钉,17、电阻,18、组合螺钉,19、下接触板,20、冲件螺母,21、上接触板,2、放电电阻。
本实施例是在B系列交流接触器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如图1所示,一种切换电容器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5、与接触器主体5相连接的盒体,盒体包括躯壳1和盖板6,接触器主体5两侧有相对称的盒体,躯壳1与接触器主体5相接触。如图5、图6、图7所示,躯壳1中放置涌流接触组后盖上盖板6用连接螺钉16固定在躯壳1上。如图2所示,接触器主体5侧面设置有定位沟槽7、两条止块凹槽9、主体连接孔2、凸钩凹槽8,还有固有凹槽10。如图4和图7所示,盒体躯壳1侧面上设置有矩形定位凸块11、止块活动孔13、涌流接触组触头支持活动孔3、定位钩凸块14。
如图1所示,涌流接触组触头支持4伸出涌流接触组触头支持活动孔3直至主体连接孔2可与接触器主体5中的顶杆相接触。
如图3、图4、图6所示,止块活动孔13中放置有止块12和弹簧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