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无效
申请号: | 01209077.8 | 申请日: | 2001-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伟平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2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手持 移动 电话机 | ||
1、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它由两套独立的手机功能系统组成(A、B系统),其中A系统设置该型号手机的各项全新功能,B系统设置最基本的通讯功能,A、B系统采用背靠背嵌入推拉方式组合成一部双面键盘操作手机,通过10组弹片触点组成两系统的天线连接电路,听筒、话筒、振铃器连接电路和供电连接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天线连接电路由:A系统机内设置的外部天线ANT连接A系统天线开关Q1,通过触点K1K2贴合后连接B系统天线开关Q2,分别至A、B系统的射频系统RAD10①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听筒、话筒、振铃器连接电路由:A系统机内设置的听筒连接A系统音频/逻辑系统输出脚SPKR③+⑤-,通过触点K3K4、K5K6贴合后连接B系统音频/逻辑系统输出脚SPKR④+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A系统机内设置的振铃器连接A系统音频/逻辑系统输出脚BUZZ⑦+⑨-,通过触点K7K8,K9K10贴合连接B系统音频/逻辑系统输出脚BUZZ⑧+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A系统机内的话筒MIC1,连接A系统音频/逻辑系统输入脚MIC(11)+(13)-,通过触点K11K12、K13K14贴合,连接B系统音频/逻辑系统输入脚MIC(12)+(14)-,话筒MIC2与MIC1并联接出,安装在SPKR听筒共鸣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供电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系统机体内的主电池触点①VIBRATOR连接A系统供电,送电脚(17)+通过触点K17、K18贴合连接B系统相对应的供电系统送电脚(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主电池触点②BATTERY+连接A系统供电开关Q3和另一路供电系统接脚(15)+,通过触点K15K16连接B系统相对应的供电开关Q4和供电系统接脚(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主电池触点③TYB为电池检测端,连接A系统供电系统,B系统不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主电池触点④为接地端BATTERY-,连接A系统供电系统脚(19)-,通过触点K19K20贴合连接B系统相对应的供电系统(20)-脚,A系统机体设置外部接口,外接电源DC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伟平,未经卢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0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