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摩托车防滑顶胎无效
申请号: | 01209040.9 | 申请日: | 200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30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彭银凱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银凱 |
主分类号: | B60C27/00 | 分类号: | B60C27/00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摩托车 防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滑轮胎装置,特别是一种安装在原轮胎上的自行车摩托车防滑顶胎。
自行车、摩托车因其轮胎胎面小,与路面接触时摩擦力不足,遇到冰雪路面时极易滑到,造成车损人伤。为此,现有技术中有的在轮胎表面缠绕链式防滑装置,也有的在轮胎外表套装软橡胶防滑套,这两种装置一是防滑效果不尽人意,二是不易与原轮胎连接或连接不牢固,特别是防滑链因其笨重,还会给驾驶带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滑效果好、与原轮胎连接牢固且安装使用方便的自行车摩托车防滑顶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套装在自行车摩托车原轮胎上的圆弧形防滑胎体和设置在该防滑胎体上的防滑钉构成。该防滑胎体由抗拉帆布、胎口钢丝、接口钢丝销经胎胶硫化而成,胎口钢丝和接口钢丝销与抗拉帆布通过包裹方式连接,该胎口钢丝接口端和该接口钢丝销内侧的防滑胎体上分别开有穿孔,并分别通过胎口钢丝钉和接口钉由所述穿孔将两端连接成一体,具有底座的防滑钉由抗拉帆布内侧穿过并与该防滑胎体通过胎胶硫化成一体。
安装使用时,先将原轮胎气放掉,然后顺原轮胎套装本防滑顶胎,用胎口钢丝钉和接口钉将接口对接牢固,再给原轮胎充足气,这样本防滑顶胎就与原轮胎紧固成一体了。与现有防滑装置相比,本防滑顶胎具有较强的韧性及抗拉强度,特别是接口处的接口钢丝销和胎口的胎口钢丝采用包裹式与帆布连接,更提高了接口和胎口部位的强度。由于防滑钉与防滑胎体采用底部穿透式活连接,防滑钉底座直接与原轮胎相接触,防滑钉垂直受力时作用力作用在原轮胎上,只有刹车时防滑顶胎才受力,因此防滑胎体可适当做得薄一些,这有助于减轻轮胎总成的重量,提高车速。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防滑胎体1、防滑钉2、胎口钢丝3、接口钉4、胎口钢丝钉5、接口钢丝销7、保险环8构成。该防滑胎体1由抗拉帆布9、胎口钢丝3、接口钢丝销7经胎胶硫化而成,胎胶使各部件能够牢固的组合在一起,同时还防止帆布9腐烂,增加防滑胎体1的强度和韧性并耐磨。为提高该防滑胎体1与原轮胎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更紧密接触,在制作防滑胎体1时,可在该防滑胎体1内表面设置均匀分布的小凸台。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胎体1其形状与原轮胎相似呈圆弧形,使用时套装在自行车或摩托车原轮胎上,当原轮胎充足气时,原轮胎的涨力可使防滑胎体1中的胎口具有很强的向心力。本实用新型的胎口钢丝3和接口钢丝销7与抗拉帆布9通过包裹方式连接,目的也是为了增加胎口和接口端的拉力。该胎口钢丝3的接口端和该接口钢丝销7内侧的防滑胎体1上分别开有穿孔6,并分别通过胎口钢丝钉5和接口钉4由所述穿孔6将两端连接成一体,具有底座的防滑钉2由抗拉帆布9内侧穿过并通过胎胶硫化成一体。制作防滑钉2时,根据原轮胎花大小可适当调整其底座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底座应大一些。
本实施例中胎口钢丝钉5和接口钉4均呈扁环状,其接口端交错搭接。其目的是防止拉力过大而滑脱。
本实施例中胎口钢丝钉5和接口钉4其横截面分别呈圆形和扁圆形。因胎口钢丝3可用直径不小于0.5mm的钢丝单根绕制,所以圆形截面的胎口钢丝钉5与胎口钢丝3接口钢丝圈连接稳合,同样,扁圆形的接口钉4能够与接口钢丝销7平行摩擦,使接口钢丝销7不易被拉变形,接口帆布9也就不易被扯开。
本实施例中胎口钢丝钉5接口处套装钢制保险环8。它卡死胎口钢丝钉5的两个端头,使胎口钢丝钉5不被拉开,保证防滑胎体1牢牢抱在原车胎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银凱,未经彭银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9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