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座无效
申请号: | 01208122.1 | 申请日: | 200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8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温鸿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复廷 |
主分类号: | H01R33/22 | 分类号: | H01R33/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县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座。
随着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器产品的使用,已成为现代人于工作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项目,现今的电器产品欲使用时,皆得靠电力来产生其功用,由此可知,电器产品本身结构的安全考虑非常重要。
一般灯泡通常先设置于一灯座内,以便使其顺利发光,已知的灯座结构如图1所示,灯座10装设在一电源线12上,在灯座10内并形成有一容置槽14,以供装设一灯泡20,且在灯座10的容置槽14内的底部与一侧边各设置一铜片16、18,且二导电铜片16、18的底端各具有一尖锐部(图中未示),以利该尖锐部插入电源线12中,并与其形成电性相接。因此,当灯泡20装设于灯座10内时,灯泡20的铜头22底端及一侧边分别与导电铜片16、18接触而形成电连接,以便使灯泡20发光。
然而,在装灯泡之前,导电铜片18若不紧临该灯座10容置槽14内壁而产生些许歪斜,则在装设灯泡20时,灯泡20的铜头22将导致导电铜片18弯折,如图2所示,导电铜片18与导电铜片16相接触而发生短路现象;另外,若导电铜片16的弯折度不够,使得灯泡20铜头22装入灯座10时,导电铜片16、18分别位于铜头22的二侧,如图3所示,导致导电铜片16、18电连接至同一电极而发生短路;上述两种状况不但使灯泡20无法发光,更容易因电源短路而导致电源线12走火及电器产品烧毁,相当危险。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座,一种更具安全考虑的灯座,以有效防止灯座内电源短路导致电器产品烧毁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座,以增加各构件间的组配、结合的稳固性,减少组装不确实的问题产生,使各构件不虞脱落。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灯座,其是设置在一电源线上以供装设灯泡,该灯座包括:一座体、一内套、一盖体,其特征在于:座体底部侧边穿设有二相对的导电片,且其中一该导电片弯折于座体内底部,并在该座体底部的另二相对侧边设有二穿孔;内套内装设灯泡,在该内套的底部形成有一开口,其二侧并设有向下延伸的二卡钩,且在该内套侧壁形成有一窗口,该内套设置座体内,二导电片自该开口及该窗口露出;盖体上设有二插孔,该座体连同其内的该内套设置于该电源线上时盖体套接在该座体底部,且该内套的卡钩穿过该穿孔及该插孔而卡固在该盖体底部,电源线卡设在该座体与盖体间,二导电片与电源线形成电连接。
在座体底缘及对应至盖体顶缘的位置各分别设有二相对应的缺口以容置电源线。
在座体的缺口中央有一定位榫。
在盖体的缺口中央有一定位榫。
在座体内壁设有二定位条,且其对应至该内套上的位置设有二定位槽。
二定位条及其对应的定位槽的尺寸为一大一小的结构。
在窗口底缘设有一引导部。
在窗口顶缘设有一倾斜部。
通过本实用新型灯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更安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在利用一座体及其内的内套与一盖体的作用,以形成一具有安全性的灯座,避免灯座内发生短路的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已知的灯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已知灯座发生短路现象的示意图;
图3是已知灯座发生短路现象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复廷,未经刘复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8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