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蓄热式焚化炉无效
申请号: | 01207962.6 | 申请日: | 200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公害处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蓄热 焚化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有机废气进入然烧室之前即具有足够预热温度的有机废气蓄热式焚化炉,适用于各种排放碳氢化合物废气的场矿,可防制污染空气。
以燃烧方式处理气状污染物,已是相当普遍的,特别是常被用在挥发有机气体(volat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的污染控制上,使用高温气化的方式可以将有机排放废气的碳氢化合物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而通常使用的最高温度约820℃。
为了节省加热所需的能源消耗,而有蓄热式焚化炉的运用,此乃利用二槽以上的蓄热槽交互使用,该蓄热槽内填充了蓄热材料,如陶瓷物品等,燃烧分解完的热气流先通过蓄热材料后再排出,此时废气被冷却,而蓄热构料却被加热,当蓄热材料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未处理的废气改由此蓄热槽流入,则未处理的废气可在比槽内先获得预热再进入燃烧室,此同时另一蓄热槽又开始被燃烧完的气流加热,而本槽则将热能传导予气流而逐渐冷却,如此两蓄热槽间轮流切换气流的进入与排出,可以不断地保持气流进入被预热,而流出被冷却;反之蓄热材料则为气流进入时被冷却,而气体流出时被加热,如此即可达到热回收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蓄热式焚化炉的使用方法,请参图1,该蓄热槽A及B的中间部位装设有蓄热材A1、B1,并于二蓄热槽A、B间的燃烧室F内装设一组使用燃料(如瓦斯)的燃烧机E,以燃烧火焰加热,而蓄热槽A、B各设有废气进出口,该进出口各由一正、反向切换气阀门H1-H4控制;亦有使同电热式加热器G分别装设于两组蓄热槽内,如图2所示。将由废气流入口C进入透过气流正、正向切换阀门H1导入其中一蓄热槽A,废气先吸收槽内蓄热材料的热能来预热,该气流再流至燃烧室F被燃烧机E或设于蓄热槽上方的电热式加热器G加热之后再流入另一蓄热槽B,令被加热的废气,其热能可波其内的蓄热材料吸收,而达到热回收再用的目的,最后被分介后的废气再经正、反向切换阀门H4由废气排出口D排出。
使用燃料的燃烧机,在第一次加热需将一般常温约20-30℃的废气加热至800℃,相当浪费能源,同时于使用上仍具有危险性,其周边的安全措施及保护设备相当重要,方不致产生共公灾害;而现有的电热式加热器其直接配置二蓄热槽内适处,并无燃烧室,其加热的电热器为分散装置,温度不能集中,无法使气流达到预定的温度,殊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热能、节省能源的有机废气蓄热式焚化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机废气蓄热式焚化炉,由二个蓄热槽、一个控制箱及一个钢造燃烧室构成,燃烧室设在二个蓄热槽中间的气流通道上,其燃烧室设有衔接二蓄热槽的气流连通口,燃烧室的内面衬有高温隔热层,腔内空间设有平均且密集的加热器。为此,能使蓄热槽可交互回收燃烧室气流的热能,可预先提升有机废气的温度,便于有机废气进入燃烧室后,仅需提供少量热能便可快速氧化分解有机废气。以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燃烧室内的电热器平均且密集的设置,令其产生的热能集中,可快速将气体加热至所需氧化分解温度,以达节省能源。
2利用电热式电热器加热,不需使用如瓦斯或燃油等燃料,不仅增加安全性,同时可节省附加燃料与安全设备的成本。
本创作的详细构造及其他特点将可于阅读以下配合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为习式使用燃料加热的焚化炉平面示意图。
图2为习式使用电热式加热的焚化炉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创作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创作结合于蓄热槽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创作结合于蓄热槽的另一使用示意图。
如图1、2所示,为习用的焚化炉的加热方式,其结构已如上所述故于此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钢造燃烧室30,其燃烧室30的内面衬有高温隔热材料,其内部空间平均且密集装设有高温电热加热器31,同时该燃烧室30内设有一温度感应器34,该温度感应器34并连设至外部控制箱,且燃烧室30的左右二侧各设有连通接口32及33。
如图4所示,本创作的燃烧室30的左、右二侧名与A、B二蓄热槽20及40连接,使其二侧的连通接口32与33分别与A、B二蓄热槽20、40的连通接口23及43相连通,而A、B二蓄热槽20、40的一侧各设有气流进入口21、41及气流排出口22、42,而各该出入口并与切换阀11-14连接,其中连接二槽气流进气口21、41的换气阀11、13籍由风管连接至废气流入口10,另外连接二槽气流排出口22、42的换气阀12、14则籍由风管连接至废气排出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公害处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公害处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7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纱机锭翼和筒管驱动系统
- 下一篇:带防护罩的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