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充气车罩无效
| 申请号: | 01206870.5 | 申请日: | 200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1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伟宇 |
| 主分类号: | B60J11/00 | 分类号: | B60J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罩,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充气车罩。
现有技术中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轿车均在露天停放,饱受风霜雪雨,日晒和砂尘之苦,这些自然现象的侵蚀,对于车体的漆色、光亮度、锈蚀都产生极大影响,也给驾驶者带来诸多麻烦,比较有车库和无车库的同型车辆,一两年后,不管是漆面的颜色、光洁度,还是车体内部的机件锈蚀情况,都大不相同。也曾见到过市场上有防雨布制作的车罩,可是由于软体车罩在罩盖车辆和揭取时极为不便,同时又在车身上产生大量摩擦,所以驾驶员不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车罩,它是在软体罩布中增加气脉管,当充气时,气脉管涨硬,将软体罩布撑起,让柔软的车罩在气脉管的作用下,形成一既轻柔,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成型罩壳,达到罩盖车体和揭开车罩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罩布、气脉管和气筋组成,罩布(6)是底部开口的长框,在形罩布(6)的左右两端内有方框形气脉管(1),顶内有气脉管(3),前后两侧内有气脉管(2),底部周边内有气脉管(8),各气脉管中间有相互连通的圆孔,在气脉管圆孔内安装气筋(5),气筋(5)是圆管形,沿圆管长度周边上开有小孔(4),在罩布(6)左右前侧装有拉链(9),在气脉管上安装气嘴(7)。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原理是在软体罩布中增加气脉管,当充气时,气脉管涨硬,将软体罩布撑起,让柔软的车罩在气脉管的作用下,形成一既轻柔,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成型罩壳,此时不管是罩盖车体还是揭开车罩,都显得极为容易,同时,罩布与车体之间的摩擦也减到最小,由于被气体充涨起的车罩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它还可以抵抗一些轻微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与小气泵相连,气泵的工作电压为12V,利用车用电瓶作为动力源,气泵具有正反向工作性能,既能充气,也能抽气,可以迅速地把车罩撑起,也能在短时间内抽出车罩内的气体,便于折叠。
车罩左右前侧各用一根长拉链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车罩能更容易罩盖和摘取,二来可以减少车罩与车体的摩擦,在拉链的作用下,还可以让车罩下端的气脉管紧密地包合在车体下端,与车体相连,以防止风把车罩吹走。
气脉管内装有一较细空心气筋,沿气筋长度周边开有小孔,气筋的作用是当车罩在抽气时,能把距气嘴较远处的气体抽出,以免发生气嘴附近的空气抽出时气脉管贴合堵死气道,使远处空气抽不出的现象。
气泵和车罩安放在轿车后备箱内,使用时打开后备箱,取出车罩,打开气嘴,1分钟左右,充气完成,车罩成型,罩盖后,拉上拉链,摘取时,先拉开拉链,摘下车罩,打开气嘴,将气体抽出,车罩又成为一快轻柔的布,折叠收放即可。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罩布(6)是底部开口的长框形,在罩布(6)的左右两端内有方框形气脉管(1),顶部内有气脉管(3),前后两侧内有气脉管(2),底部周边内有气脉管(8),各气脉管中间有相互连通的圆孔,在气脉管圆孔内安装气筋(5),气筋(5)是圆管形,沿圆管长度周边上开有小孔(4),在罩布(6)左右前侧装有拉链(9),在气脉管上安装气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伟宇,未经朱伟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6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