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发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05318.X | 申请日: | 200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44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 发明(设计)人: | 任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6B1/16 | 分类号: | B06B1/16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鄂长林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正弦 振动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的非正弦振动发生装置。
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是近年来首先由国外发明的用以提高拉坯速度,改善铸坯质量的新技术。其振动是液压伺服系统来实现的。因此,它具有投资高,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操作复杂,维护工作量大,可靠性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驱动的非正弦振动发生装置,它可以克服由电液伺服系统驱动来实现的非正弦振动时所存在的上述不足,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电动机1、减速器2、偏心轴4和连杆5等所组成,其要点是:由2~4个非圆齿轮组成的一级或二级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3驱动偏心轴4,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3中的每对相互啮合的非圆齿轮均为偏心圆齿轮和与其共轭的非圆齿轮,每对相互啮合齿轮齿数相等,一级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的偏心圆齿轮的偏心率e=0.15~0.45,二级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的偏心圆齿轮的偏心率e=0.1~0.3,曲柄OA=2~30mm,安装时要求主动齿轮的最短啮合半径和从动齿轮的最长啮合半径相接触,同时要求曲柄OA处于OA1或OA2位置;在一级变速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中,传动件是一个偏心圆齿轮6和与其共轭的一个非圆齿轮7,齿轮6、7相啮合;在三齿轮二级变速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中,传动件是二个偏心圆齿轮8、10和与它们共轭的一个非圆齿轮9,其中齿轮8、9相啮合,齿轮9、10相啮合;在第二种三齿轮二级变速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中,传动件是一个偏心圆齿轮12和与其共轭的二个非圆齿轮11、13,其中齿轮11、12相啮合,齿轮12、13相啮合;在同轴式二级变速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中,传动件是一对相互共轭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14、15和另一对相互共轭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16、17,其中齿轮14、15相啮合,齿轮16、17相啮合;在展开式二级变速的偏心圆齿轮一一非圆齿轮变速器中,传动件是一对相互共轭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18、19和另一对相互共轭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20、21,其中齿轮18、19相啮合,齿轮20、21相啮合。
附图及实施例
图1非正弦振动发生机构
图2一对偏心圆齿轮和与其共轭的非圆齿轮的传动原理图
图3曲柄滑块机构
图4非正弦振动的位移曲线
图5非正弦振动的速度曲线
图6两个偏心圆齿轮和一个非圆齿轮的传动示意图
图7一个偏心圆齿轮和两个非圆齿轮的传动示意图
图8同轴式二级变速传动示意图
图9展开式二级变速传动示意图
实施例: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见图1、图2),由电动机1、减速器2、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3、偏心轴4和连杆5等组成。电动机1带动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端与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3的输出端与偏心轴4相连接,偏心轴4与连杆5相连接。偏心轴4、连杆5、结晶器及其振动台简化为曲柄滑块机构(见图3),偏心轴4的偏心距为OA=6mm,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3内的一个偏心圆齿轮6和与其共轭的非圆齿轮7相啮合,齿轮6和齿轮7的齿数相同。偏心圆齿轮的偏心率e=0.25,装配变速器输出轴和偏心轴时,根据具体情况曲柄OA处于OA1处或OA2处,主动齿轮的最短啮合半径和从动齿轮的最长啮合半径相接触。偏心圆齿轮6和非圆齿轮7谁为主动齿轮均可。
工作时,该振动发生装置在电动机1的驱动下,连杆5即可直接或间接推动结晶器做非正旋振动,其位移速度曲线见图4、图5。
装置中的偏心圆齿轮——非圆齿轮变速器3分别是三齿轮二级变速、同轴式二级变速、展开式二级变速时(见图6、图7、图8、图9),均可以实现结晶器非正弦振动。
该装置的振动方式具备液压伺服系统驱动的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的全部特征,可明显提高拉速、改善铸坯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5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