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流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5068.7 | 申请日: | 200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轻工业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5B3/04 | 分类号: | B65B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灌装机械,具体讲是一种安装在饮料灌装阀上的辅助装置,用于饮料回流控制。
用于茶、果汁等饮料的重力式灌装机,包装容器为塑料瓶或玻璃瓶,满口灌装,灌装温度85℃以上,灌装后不需二次杀菌,以便降低能耗和保证饮品的风味。通常这类灌装阀应具有以下性能:1.保证满口灌装;2.灌装温度不足时,应有自动回流通道;3.回流通道兼作原位清洗(CIP)通道。所以此类灌装阀通常设计有一个进液通道和一个回气(回流)通道,正常灌装时,回气用于排出瓶内的气体,灌满后,从进液通道来的饮料经过瓶内,从回流通道流出,到达回流贮缸,再由泵打走重新经过超高温杀菌,再进入灌装机灌装。这样就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经过杀菌的饮料有近一半进入回流缸,而且机械转速越慢,回流量越大,需重新打回去杀菌,造成非常大的能源浪费,同时,反复加热会影响饮料的品质,比如,茶在经过反复加热后,颜色会变成深褐色,同时会出现沉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设在灌装阀的回气(回流)通道上的回流控制器,有效控制饮料灌满瓶后的回流量,并降低反复加热的频率以保证饮料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阀体和下阀体密封式连为一体,其内部形成的空腔中设有一浮子,上阀体上设有与上述腔室连通的接头管路,浮子的直径大于接头管路的孔径,上阀体上设有一放任和限制浮子上浮的控制装置,下阀体上设有与上述腔室连通的连接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下阀体上设有与其下腔室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与灌装阀连通,瓶口灌满后,回气(回流)经连接管进入由上阀体和下阀体构成的腔室,浮子上浮并将回气(回流)通道自动关闭,只有少量的泄漏饮料,从而达到控制回流的目的,避免了反复加热造成的饮料品质的降低,另外还有利于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2,上阀体10和下阀体20密封式连为一体,即通过密封圈保证其间结合部位的密封,其内空腔中设有将该腔室分为上、下腔室11、21两部分的隔板30,隔板30上开设有将上、下腔室11、21连通的孔31,上腔室11内设有一浮子40,浮子40是用聚丙烯制成的塑料球,上阀体10上设有与上述的上腔室11连通的接头管路12,浮子40的直径大于上腔室11与接头管路12交接处的孔径,上阀体10上设有一放任和限制浮子40上浮的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正常使用时容许浮子40受浮力作用可以自由浮起,同时又能满足在必要时浮子40浮升受到限制,确保回流通路的畅通。下阀体20上设有与其下腔室21连通的连接管60,连接管60用以同灌装阀回流口的连接。
控制装置50包括一个控制杆(53),其一端与气缸(51)的活塞杆(52)的端部相连,杆身位于上阀体(10)上,其前端伸至上腔室(11)内且可处在位于下位时的浮子(40)的上方。
控制杆53与气缸51的活塞杆(52)同轴固定且处在水平方向,上、下腔室11、21为锥台形腔室,隔板30在铅垂面方向的截面为向上开口的V形,此种隔板30可以充分利用上、下腔室11、21内的空间,有利于缩小上、下阀体10、20的体积,气缸51由支架70固定在上阀体10的侧部。
附图中的双点画线示意的是灌装阀,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灌装阀上,正常灌装时气缸51不动作,与活塞杆52相连的控制杆53呈宿回状,瓶中的气体依次经过本控制器的连接管60、上、下腔室11、21、隔板30及接头管路12排出,灌满后,饮料回流将浮子40托起堵住回流通路,即浮子40受饮料浮力而被托起并将上腔室11与接头管路12交接处的通路截断,大大减少了回流量,同时显著降低了回流饮料因加热而造成的能源和设备浪费;当然,如发现热饮料温度不够或系统需要清洗时,通过控制气缸51动作,控制杆53立即伸入上腔体11挡住浮子40,使之不会上升,从而限制其堵塞回流口,即保证上腔室11与接头管路12交接处的通路畅通,饮料或清洗液能顺利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轻工业机械厂,未经合肥轻工业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5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