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无效
申请号: | 01205065.2 | 申请日: | 200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兵;李宁涛;李晶;赵好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25/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0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燃烧 速率 试验 | ||
本发明属于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特别涉及一种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
目前危险品是国际上强制检验的产品。由于其危险性,在生产和储运中如包装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为了保证储运中的安全,必须在包装前对危险品按国际危规正确的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分类选择适当的包装。以往经常发生由于危险品分类不正确,导致错误选择包装而发生安全事故。国内、外均尚无类似试验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试验仪通过测试非金属物质传播燃烧的能力确定其是否属于第4类易燃固体并划分包装类别。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其特征为:机壳11有平板6,平板一端有带电磁阀3和高压点火器4的燃气嘴4,平板上有一排孔,孔内有,热电偶传感器,机壳内有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连接机外的计算机14。
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由温度传感器模块16、继电器19,继电器控制模块18、通讯模块17组成;热电偶传感器7、8、9、10连接温度传感器模块,高压点火器和电磁阀连接继电器19,再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18,继电器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模块连接通讯模块,通讯模块连接计算机。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试验仪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感知燃烧情况,用计算机控制点燃物质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处理自动化,达到了使测试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劳,动强度底。以往试验设备燃烧判断是靠人眼观察,由于有的燃烧不明显、无火焰或不发烟,造成观察误差。另外燃烧的具体位置肉眼不易判断,加之用人工计时的误差,使测得的燃烧速率误差可达5%。而此套设备采用温度传感器温度采集,计算机实时加热控制,温度采集灵敏度达到±0.1℃,通过特殊的燃烧判断算法,滤除了干扰信号,使燃烧判断精确到1/5秒;加上计算机进行计时并计算速率,大大提高了试验准确性。此外,如采用手工点火、记录耗时长,采用自动点火、自动记录、计时后可减少一半时间,效率提高,每批样品节约可观的检验时间和宝贵的人力,加快了检验出证书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
图1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外观图
图2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结构原理图
图3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数据模块原理图
图4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式样模具分解图
图5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式样模具剖面图
图6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主程序图
图7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温度显示及燃烧感应判断模块图
图8是非金属燃烧速率试验仪自动点火图
本试验仪包括:气源1,电磁阀3,高压点火1器4,平板6,热电偶传感器7、8、9、10,12数据采集控制模块,计算机14
各部件位置关系及连接方式见附图1、2。
在测试开始前,先将商业形式的粒状或颗粒状的待测物质松散地装入模具(图4),然后让模具(图4)从高处跌落在硬表面上三次,把平板6)安放在模具顶上,把模具(图4)倒置扣在平板6)上,试样为截面三角型的长条。并将试样的时间测定段之外30至40毫米处全部湿润。
本试验仪采用计算机控制点燃试验物质。由气源1)提供液化气作为燃烧气源,液化气通过气管2)输送到试验仪。由计算机控制电磁阀3)与高压点火器4)同时动作,将液化气点燃作为试验火源15)。电磁阀3)安置在液化气入口处13)控制液化气流入。高压点火器4)的工作原理为:计算机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2)接通高压点火器4)内电磁升压线圈,产生高压电,高压电通过点火电缆10)在液化气出口12)击穿空气产生电火花点燃液化气。高压点火器4)实现了低压控制高压,且当放电点火后5秒放电自动停止,确保操作安全。
本试验仪采用计算机自动感知燃烧情况,由热电偶传感器7-10)采集平板6)上试样5)的温度。当试验时试样如能被点燃,则将沿着平板6)燃烧,当燃烧部位经过热电偶7-10)所在位置时,热电偶7-10)立即感受到温度的变化,随温度变化输出毫伏级的电压变化。输出的电信号还无法直接利用,须经过数据采集控制模块12)将其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串行总线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5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