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摇摇车无效
| 申请号: | 01204896.8 | 申请日: | 2001-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8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定兴 |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行车,尤指一摇摇车。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俗称摇摇车或扭扭车的三轮式滑行车,此种摇摇车的一般形态是利用T型的主车架在前端设有单一可转向且向后偏位的独立前轮,较宽的车架后部两侧设接二后轮,其中,车体的前部以一把手下接竖管穿枢车前管,而穿枢的竖管下端相接一轮架在端部枢连前轮,车前管所固接的T型主车架上部设有一座椅,车架后部的横支架两端再枢接后轮,其主车架上的座椅在前方延伸一脚踏部,或由主车架两侧延接出脚踏部;使用时,操作者坐在座椅由双手握持把手,而双脚则屈膝踏放在脚踏部,以手握住把手往复操控前轮左右转动,其即可形成摇摆前进的动作,具趣味性的滑行效果。
但此习见的摇摇车使用形态,主要是由双手握持把手而往复操控前轮左右转动形成摇摆的前进滑行,对于双手而言,其需持续不断施加力量,人体重量的负担及较长时间的玩乐,手部的疲劳程度倍增,且双脚屈膝踏放在座椅前方或主车架两侧的脚踏部,脚部无活动空间,非属舒适的姿势,而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手脚并用操控车子前轮左右转动的摇摇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摇摇车,在车体前部以一把手下接竖管穿枢车前管,竖管的下段转轴相接轮架在端部枢连前轮,车前管固接一上设有座椅的主车架,主车架的后部两端枢接后轮,其中,该竖管下段的转轴两侧固设脚踏件。
上述摇摇车的脚踏件是以支杆水平横向固接在转轴而套结踏板所构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竖管下段的转轴两侧设有脚踏件,可提供坐在车座椅上的操作者手握把手,双脚踏靠在脚踏件,手脚并用操控前轮左右转动形成摇摆前进的动作,使操作者的脚部具有一较舒适的放置姿势。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视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参考图。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相同习见构造的设计是在车体前部以一把手A下接竖管B穿枢车前管C,竖管B的下段转轴D底端相接一水平轮架E,轮架E的后端部枢连一组前轮F,又车前管C固接的T型主车架G上设有一座椅H,主车架G后部的横支架G1两端各枢接一后轮I,主要的改良特征在于:
该竖管B下段的转轴D两侧设的对称的二脚踏件J,该脚踏件J以支杆J1水平横向固接在转轴D而套结踏板J2所构成。
由上述的结构设计,操作使用此摇摇车时,如图2、3所示,是令操作者坐在主车架G上的座椅H,以双手握持把手A,而双脚则可略屈膝前伸将脚掌踏置在竖管B下段转轴D两侧的二脚踏件J上,从而以手握持把手A左右往复操控,双脚踏靠在脚踏件J亦可施力推动转轴D,进而手脚并用带动轮架E与其后端部的前轮F左右转动,形成车体曲行而摇摆前进的滑移模式;手握把手A与脚踏于脚踏件J的施力操控摆动亦可择一运作,或交互运用,增加趣味玩乐的效果与避免局部肢体过度施力;此外,操作者的双脚踏置在较前端的二脚踏件J,令脚部形成一较舒适的放置姿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摇摇车,其可手脚并用操控车子前轮左右转动,使施力平均而令车体摇摆前进,且双脚的踏置姿势较为舒适,解决了以往所见摇摇车的缺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定兴,未经陈定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