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排气的气阀无效
| 申请号: | 01204754.6 | 申请日: | 2001-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34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春光 |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气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阀类,尤指一种能在气阀关闭后自动将其连接管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的,并有利于将连接管路轻松拆卸的可自动排气的气阀。
气阀被广泛应用在气压管路上,作为控制气压流量的基础构件,该气压流量控制阀依不同用途,具有不同种类的产品;典型的习知的气阀构件,包括一阀体,该阀体具有一供气体流通的通道,并设有一贯穿阀体的调整手柄。在使用上,将阀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管路连接,一端的管路与气压泵连接,以获取所需的压缩气体,另一的管路与另一组管路连接,再利用气阀的启闭,来控制气体的流量。
但,上述习知的气阀构件,在实际应用中,当气阀处于开启状态时,由气泵供应的压缩气体将持续传送输入管路内,因此,能保持子、母车的联动关系,但欲分离连接子、母车的管路时,必须先将两车上的气阀关闭,方能进行相连管路的拆卸与脱离作业,但,由于关闭气阀仅能截断来自外部输入的压缩气体,两气阀之间的连接管路内所残存的压缩气体则无法排出,故导致在拆卸分离连接管路时的困难,若管路内气体的压力在10公斤以下,尚能依靠人工方式拆卸,一旦高于此数值,不但无法拆除分离,甚至必须利用其它辅助的器具才行,如此,将增加人力与时间的无谓损耗,不符合经济效益;再者,大部分的气阀在调整手柄的设计上甚为简单,仅具有控制启闭的作用,并无防止误启的设计,即便有,也仅是增设一插销或弹簧等,不仅强度不足,而且会增加气阀在制造加工时的不便与繁琐。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气阀,在气阀内壁适当位置处增设一贯穿孔,在控制气阀流通与封闭状态的钢球表面设有相对应的贯穿孔,这样,在封闭气阀停止压缩气体输送时,仍能将连接管路内的残存气体自动排出,以达到轻松快速的拆卸管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气阀,以有效避免行车途中,气阀因车体的剧烈晃动、摇动或跳动而自动启、闭的情形发生,使之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气阀,包括有:主阀体,具有一端形成矩形扁状的结合部,另端略呈弯曲状的通道,其上方形成有一中空凸部与通道连通,其内依序置有O形环、调节杆、O形环及固定环,调节杆一端设有凸出的一字形卡止部与具有一通孔的钢球套接,另端则形成矩形固定部与呈弧形的握把相结合;副阀体,具有一端形成矩形状结合部,且端缘内置有O形环,另端呈六角状的搭接部的通道,其内壁一段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在主阀体内壁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贯穿孔,在控制气阀流通与封闭状态的钢球表面设有相对应的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主阀体凸部的周面适当位置处,形成有相邻九十度且凸出的限位部;上述握把中央设有活动套部的边缘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止挡块,而握把周缘则另形成有朝下的相对凸缘;上述钢球表面上设置的贯穿孔可为单一的或双向的排气孔。
现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时的动作剖示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时的动作剖示图(二)。
参见图1、2、一种可自动排气的气阀,主要包含一组相互配合的主、副阀体10、20组成;主阀体10上具有供气体通过的大小直径不同的通道11,在通道11连接处置有O形环12,通道11一端边缘形成矩形扁状的结合部13,供复数个螺丝14贯穿,并在其内壁适当位置处(下方)设有一贯穿孔131,而在其另一端略朝下呈弯曲状的通道,其内壁一段设有螺纹15;又在主阀体10上方一体形成有一中空凸部16与通道11连通,其内依序置有O形环12、调节杆17、O形环12及固定环18等构件,调节杆17的一端形成凸出的一字形的卡止部171,套接在有一通孔173的钢球172上,同时在钢球172表面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贯穿孔174(参见图4、5),该贯穿孔174可依使用者需求设计成单一的或成双的排气孔,以获取单向或双向泄气的功效;而调节杆17另一端则形成矩形的固定部175,与呈弧形的握把19相结合套固。
另在主阀体10的中空凸部16周面适当位置处形成有相邻九十度的凸出限位部161,而在握把19中央处设有一活动套部191及矩形的通孔192,并在活动套部191边缘向下一体凸伸有一止挡块193(参见图3),而握把19周缘则另外形成有朝下的相对凸缘1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春光,未经林春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牙套覆膜设备
- 下一篇:动物头颅快速解剖及完整脑部组织分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