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量自载液体擦拭器无效
申请号: | 01204645.0 | 申请日: | 200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744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东 |
主分类号: | B65D47/22 | 分类号: | B65D47/22;B65D4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6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液体 擦拭 | ||
实用新型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量液体的贮存和擦拭的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微量自载液体擦拭器。
实用新型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少量的液体,如用液剂擦洗录音机磁头、计算机光驱、用酒精擦拭皮肤创口等,其一次所需的工作液体的量一般均少于一毫升,而传统的贮存与使用方式是:将各类工作液体贮存在瓶子等容器中,然后用棉签等软质吸收体蘸取后涂擦,其存在着不易携带、不易保存、工作液体易挥发变质等明显的缺点。
为克服上述缺点,将擦拭器械兼作贮存少量工作液体容器是很好的设想。但已有的技术方案中,有的开启困难;有的因贮存工作液体的容器的上部无法接通大气而使工作液体排不出或排不尽;有的用硅油作为密封物质,由于工作液体易挥发物质分子能从硅油分子间隙中穿透而失去持续密封作用;有的用机械密封的方式,其密封效果受密封元件的加工精度、装配质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有的在贮存工作液体的容器中置有加压气体以辅助工作液体从容器流出,其对容器材质的气密性要求太高,且加工工艺复杂;有的采用囊状容器贮存工作液体,为了保证各构件的功能并使其开启方便,不得不用与囊状容器不同性质的密封元件粘合固接而共同构成一个封闭容器,由于不同的工作液体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很难与粘接所使用的粘合剂与各种不同特性的材质共存,这不仅会大幅地增加其制造成本,还影响了产品的性能。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量自载液体擦拭器,其工作液体被只用一种最适合其化学和物理特性的材料所制作的囊状容器贮存,使用时只需向下按压其顶部的囊体,处于封闭状态的囊状容器即被开启,工作液体经导管迅速浸入导管下端的软质吸收体中,该微量自载液体擦拭器即可使用。其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液体的贮存安全可靠,并可切实满足环保的要求,克服了传统产品的不足。
实用新型概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量自载液体擦拭器,包括一有两个开口端部的导管以及置于导管上端的囊状容器和置于导管下端的软质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囊状容器下部一连通其内腔的端管管口熔合密封,使囊状容器形成一自体封闭腔室;该自体封闭腔室中置有一开启元件;该自体封闭腔室中还置有气体和工作液体;所述导管上端管腔与管外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所述囊状容器是其下部连通其内腔的端管伸入导管管腔并通过其外端管与导管套接的类锥体囊状容器。
所述囊状容器自体封闭腔室中置有的气体是压力为常压(1个大气压)的氮气、净化空气与二氧化碳气体之一。
所述囊状容器自体封闭腔室中置有的开启元件是其管壁上开有纵向条状通孔、尖端处于囊状容器下部端管内且指向端管熔合密封端面的类针管状尖锐硬质物。
所述导管上端管腔与管外相通依靠囊状容器下部外端管管壁上的两个沿轴线对称的通孔。
所述置于导管下端的软质吸收体是直接包覆在导管下端开有条状通孔的管壁上的天然软质吸收体与有机合成软质吸收体之一。
所述导管下端与软质吸收体上沿相应处设有易折断周向划痕。
所述囊状容器是其下部连通内腔的端管外径与导管内径相应、端管外管壁有沿轴线对称的槽孔且插入连接于导管上端口的类锥体囊状容器。
所述囊状容器是其下部连通内腔的端管管口伸入导管管腔、端管上部外径与导管内径相应并插入连接于导管上端口的类锥体囊状容器。
所述导管上端管腔与管外相通依靠导管上端管壁上的两个沿轴线对称的通气孔。
所述囊状容器自体密封腔室中置有的开启元件是其管壁开有纵向条状通孔、尖端处于囊状容器下部端管内且指向端管熔合密封端面、上端嵌入囊状容器本体内的类针管状尖锐硬质物。
所述与囊状容器下部端口套接的导管由天然材料制作。
所述置于导管下端的软质吸收体是包覆在由木质、竹质、纸质与有机物质之一材料制成的芯棒一端、芯棒另一端以插入方式连接于导管下端口的天然软质吸收体与有机合成软质吸收体之一。
所述导管下端管壁内、外有可以向下滑动并可将插入连接于导管下端口、一端包覆有天然软质吸收体的芯棒推出导管下端口的金属丝构件。
所述置于导管下端的软质吸收体是包覆在一直管一端、直管另一端套接于导管下端口的天然软质吸收体与有机合成软质吸收体之一。
所述导管下端有一套置于导管外壁、可以向下滑动并可将套接于导管下端口、一端包覆有软质吸收体的直管推离导管下端口的套管。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东,未经吴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