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布水器的外融冰式蓄冰槽无效
申请号: | 01204532.2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93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珠;张茂勇;李先庭;刘刚;郑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布水器 外融冰式蓄冰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制冷设备中的蓄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外融冰式蓄冰槽。冰蓄冷技术作为一类重要的能源利用技术,近来获得了很大发展。冰蓄冷是指在用电低谷时用电制冰并暂时蓄存在蓄冰装置中,在需要时(如用电高峰)把冷量取出来进行利用,由此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有利于降低装机容量、维持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所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以鼓励蓄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是冰盘管式蓄冰装置。冰盘管式蓄冰装置在制冰方式上属于静态制冰,在融冰方式上又可分为外融式与内融式两种形式。内融式是通过冰盘管内外换热把二次冷媒输送到用户,而外融冰取冷过程是直接从冰槽内将与冰接触的水作为取冷介质输送出去,所以外融冰需要考虑槽内水流分布的均匀性问题。目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外融冰式蓄冰设备是美国的BAC公司生产的蛇形盘管蓄冰槽,其主要特点之一是采用一上一下两个盘管,下部盘管用于制冰,上部盘管用于取冷换热,其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向冰槽底部通入空气搅拌。该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同时水中不断通入氧气会加快对盘管的腐蚀,缩短设备寿命,并恶化水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布水器的外融冰式蓄冰槽,使其不仅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灵活快捷,成本较低的优点,而且冰槽内温度场分布均匀、融冰状况均衡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主要由冰槽、设置在冰槽内的冰盘管,与冰盘管相连接的冷源供液管、回液管,用户回水管及用户供水管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冰盘管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一个与冰槽相连通的布水器,其下布水器与用户回水管相连,上布水器与用户供水管相连,下布水器开孔向下,上布水器开孔向上。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图。
图中:1—冰槽;2—冰盘管;3—下布水器;4—上布水器;5a—冷源供液管;5b—回液管;;6a—供液管法兰;6b回液管法兰;7—布水器连接管;8—法兰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原理及最佳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冰槽1、设置在其内的冰盘管2以及分置于冰盘管下部、上部的布水器3、4等几部分组成。冰盘管一般采用钢制蛇形盘管,该管通过冷源供液管5a与回液管5b及法兰6a、6b与冷源相连,与冰槽内侧壁面间距为20~60mm。为了提高融冰过程的均衡性,布水器需要根据蓄冰槽的具体结构尺寸采用直管和不同形式的支状管。布水器管径一般为100~150mm,长度与冰盘管长度相当,有支管时支管长度也与冰盘管宽度相当。在布水器管上开有若干个直径为8~10mm的孔口,开孔应分布在直管或支状管沿圆周的60°~120°范围内(园周表面的1/6~1/3),且上布水器开孔向上,下布水器开口向下。
设计安装时,应保证上布水器中心线距冰盘管上缘150~200mm,距冰槽顶板150~200mm;下布水器中心线距冰盘管下缘150mm~200,距冰槽底板150~200mm。上、下布水器通过固定在槽体上的连接管7以及法兰8与用户管路相连。上述接管及法兰的尺寸都分别与所连接的盘管及布水器相对应。
槽内无冰时槽内水面应高于上布水器上侧面60~150mm,以保证布水器出流的均匀性和槽内水温分布的均匀性。
其工作过程如下:蓄冷时从冷源来的-5℃~-10℃的乙二醇溶液流经供液管(5a)进入冰盘管2,后经回液管5b回到冷源,槽内水则在管外制冰,制冰结束时应保证冰柱之间留有8~15mm间距,由此冷量蓄存在管外冰中。取冷时,用户回水从下布水器进入槽内并通过管外冰柱之间进行冰水换热,再流经上布水器将已经降温的水输送到用户,从而组成一个向用户提供冷量的环路。当用户要求供冷温度高于4℃时,也可从上布水器流入、从下布水器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保证槽内融冰及水温分布均衡、冰槽出口长时间稳定地送出低温水的优点,而且具有工艺简单、组织灵活、设备成本低、流动阻力小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气罩
- 下一篇:线灯用交换式电源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