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近视坐姿矫正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04304.4 | 申请日: | 200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亮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F9/00;A47B3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近视 坐姿 矫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近视坐姿矫正器,尤其适合幼儿、中小学生矫正看书写字不良姿势、防止近视。
在人们看书写字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幼儿、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坐姿不正、用眼距离不合理往往是造成学习者眼睛疲劳直至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发明人经长期的观察发现,当人们在书写的姿式不正确时,其大臂和小臂间的角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随着用眼距离的减小,该角度必然会随之减小。因此限制该角度的大小,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矫正坐姿。本发明人利用上述原理研制出了专利号为99214164.8的一种防近视坐姿矫正器,该防近视坐姿矫正器是在臂腕处设置一仅可控制大臂和小臂之间角度的装置,使得学习者在书写时能将大臂和小臂之间最小角度固定,从而达到矫正坐姿预防近视的目的。该防近视坐姿矫正器虽然可有效的矫正坐姿,预防近视,但它制造加工时存在下述缺陷,(1)它的旋转机构之间的轴向限位均采用凸凹结构,如轴与轴套之间、调节旋钮与轴之间,都是通过凸凹相对应的环道或环槽配合来限制轴、轴套及调节旋钮相互间的轴向位移,使它们只能相对做周向旋转。这些凸凹配合增加了装配难度,给装配带来了很大的不便。(2)注塑成型时,由于孔内具有凸道或凹槽,因而模具的开设及抽芯机构的设计等加工工艺都十分复杂,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产品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近视坐姿矫正器,加工工艺简单,装配容易,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近视坐姿矫正器,设有两块固定板,两固定板间转动连接,调节机构定位于两固定板间的连接处,该调节机构与两固定板连接处之间设有限位机构和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设有止挡,该止挡穿过所述的两固定板的连接处并挡靠于该连接处的相应侧面轴向卡固。
所述的调节机构由一螺杆及与该螺杆螺旋连接的螺母构成,所述的止挡设于该螺杆的前端。该螺杆的另一端固设有调节旋钮,该调节旋纽与所述止挡分别卡设于所述两固定板连接处的两侧,限制螺杆相对于所述两固定板连接处的轴向位移。该止挡沿轴向至少设有一弹性开口,该止挡的前端为锥形。所述止挡的截面为圆形或缺边圆形、缺口圆形。
所述的两固定板的连接处沿轴向设有阶梯孔,所述调节机构穿设于该阶梯孔内。所述调节机构的螺母与该阶梯孔相接触的端面为一斜面,所述阶梯孔的相应端面也为一斜面,螺母的斜面与所述阶梯孔相应斜面共同形成所述的限位机构。
所述螺母与所述两固定板的连接处的阶梯孔间设有轴向导向装置。该轴向导向装置由螺母上沿轴向设有的滑槽或凸道和所述阶梯孔上相应设有的与该滑槽相配合的凸道或凹槽构成。所述两块固板设有分别固定大臂和小臂的固定装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调节机构的螺杆前端设止挡的方法来限制螺杆相对于两固定板的轴向位移,避免了在两固定板连接处的阶梯孔内设置凸道或凹槽,模具的开设及抽芯机构的设计等加工工艺都变得简单,大大简化了生产制造工艺,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止挡沿轴向设有弹性开口,在装配时,只需将螺母螺旋连接于螺杆上,再将螺杆穿设于两固定板连接处的阶梯槽内,螺杆前端的止挡即可在弹性力作用下张开并挡靠于该连接处的相应侧面卡固,达到限制螺杆的轴向位移的目的,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图1的C-C剖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两块固定板11、12,两固定板11、12间转动连接,调节机构2定位于两固定板11、12间的连接处13,该调节机构2与两固定板11、12的连接处13之间设有限位机构3和紧固装置。该调节机构2的一端设有止挡21,该止挡21穿过所述的两固定板11、12的连接处13并挡靠于该连接处13的相应侧面131卡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亮,未经孙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