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4083.5 | 申请日: | 200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长生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5 北京市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现有的输液装置的插瓶针上无空气孔,是单有一根进气管且管上无开关,点滴瓶装药液时不需将进气管阻塞即可使用,但是在点滴塑料袋装药液时必须将进气管阻塞,因进气管上无开关装置,只能将进气管上打一个结,更换药瓶时,又需将结解开,使用很不方便。同时,现有的穿刺针头时均无加药口,不方便加药且药液不是及时进入患者体内,延缓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其插瓶针上有空气孔且可通过控制盖来控制空气的通、断,穿刺针头上三通管有加药口使药液直接进入患者体内。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安全方便,控制简单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带有滴管的插瓶针、流量控制阀及带有三通管的穿刺针头通过导管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带有三通管的穿刺针头为一体式,三通管的一端通口连接导管,三通管的另一端通口为加药口,其上有封塞。所述的带有滴管的插瓶针是由插瓶针头、空气滤芯及控制盖和带有空气悬浮塞的滴管构成,空气悬浮塞的作用是,当滴管内无液体时空气悬浮塞自动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其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插瓶针头为三孔式构造,三孔的横断面排列为“品”字型,中间的孔为空气孔与底部的空气滤芯连通,所述的空气滤芯带有控制盖,两侧的两个孔为注射液流入孔直通下部的滴管内,空气孔与注射液流入孔互不连通。
由于有上述构造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方便,控制简单精确,穿刺针头上三通管有加药口使药液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及实施例;
图2(a):本实用新型插瓶针头的整体结构透视图及实施例。
图2(b):本实用新型插瓶针头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中:1-插瓶针,11-插瓶针头,12-空气滤芯,13-控制盖,14-空气悬浮塞,15-滴管,111-注射液流入孔。112-空气孔;2-流量控制阀;3-穿刺针头,31-针头,32-加药口,33-封塞,34-三通管。
参见图1-图3: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带有滴管的插瓶针1、流量控制阀2及带有三通管的穿刺针头3通过导管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带有三通管的穿刺针头3为一体式,三通管34的一端通口连接导管,三通管34的另一端通口为加药口32,其上有封塞33。所述的带有滴管15的插瓶针1是由插瓶针头11、空气滤芯12及控制盖13和带有空气悬浮塞14的滴管15构成,空气悬浮塞的作用是,当滴管内无液体时空气悬浮塞自动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其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插瓶针头11为三孔式构造,三孔的横断面排列为“品”字型,中间的孔为空气孔112与底部的空气滤芯12连通,所述的空气滤芯12带有控制盖13,两侧的两个孔为注射液流入孔111直通下部的滴管15内,空气孔112与注射液流入孔111互不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长生,未经邵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4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