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构造的磨毛机无效
申请号: | 01203863.6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6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同 |
主分类号: | D06C11/00 | 分类号: | D06C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构造 磨毛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构造的磨毛机。
磨毛机的使用是将布匹在经过该机具时,以内部若干绕以纱布的磨毛轮,对布匹表面作磨毛处理,以提高布的手感及表面的平滑度,使布匹更具价值,进而在市场上获得更高评价,其整体的构造如图1、2所示,先将布匹1以入布装置2控制提供入布具有适当张力,并由校正机将布匹1完全平整展开,再经依布匹1需要放置不同药剂的水槽3(干式磨毛机则无),并以干燥机4烫平干燥布匹1,而后由压浆拉布轮8将布匹1压干水分及促使其具有一定张力,经调整轮装置5压抵布匹1与磨毛轮6接触研磨,使残留在布匹1上的棉絮与毛屑脱落,最后经出布装置7将研磨好的布匹1有秩序的折叠放置入布车中;其中调整轮装置5的作用与功能除在维持磨毛轮6的平顺快速运转外,另能控制布匹究竟要研磨到什么程度,以使布匹1不至破损且可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构造如图3所示,于磨毛轮6前后端架体上各设有一组可上下调整的调整轮装置5,该调整轮装置5为通过手动与电动方式上下带动调整滚轮抵压杆64,调整布匹1与磨毛轮6的接触程度,来控制布匹1的磨毛效果,但有如下的缺点:(A)磨毛轮6两侧皆有一组调整轮装置5,且每组调整轮装置5两侧各有一个磨毛轮6,因此只要有一组调整轮装置5作动,则同时会影响到两侧的磨毛轮6磨毛深度,因此无法单独调整控制个别磨毛轮6的磨毛程度,而要逐一连动调整每一调整轮装置5,因此会有调整困难费事的情事;(B)磨毛的深度是依布匹的厚度及特性而加以调整,但任何布匹1做磨毛处理,其与磨毛轮6的接触都甚微小,也就是说调整磨毛深度范围并不大,一般在25m/m范围内即足够,但该调整轮装置5因结构及固定需要,调整范围甚大,除造成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外,尚有成本高、安装时间长及不稳定的缺点。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积十数年从事磨毛机生产、制做、设计的多年经验,悉心研究,竭尽心智,针对以上的缺点,录求改进的方法,并经过多次的实验试做,终得本创作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构造的磨毛机,可方便快速调整控制布匹与磨毛轮的磨毛深度与程度,以提高磨毛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构造的磨毛机,可有效缩减机具的体积与占用空间,并能减低制造成本及安装时间,促进稳定性,提高的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构造的磨毛机,其特征在于:其磨毛轮左右两侧分别安设有一固定的稳定轮,于磨毛轮与稳定轮间设有偏心调整轮装置,偏心调整轮装置为以减速马达带动偏心轮,滚轮抵压杆上下调整位移时压抵布匹。
磨毛机为湿式磨毛机,于校正机后还设有放置药剂供布匹通过的水槽,而后以干燥机烫平干燥布匹,并由压浆拉布轮将布匹压干水分及促使具一定张力供磨毛轮接触研磨。
通过本实用新型改进构造的磨毛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除可快速方便调整磨毛深度外,亦可有效缩减机具的体积与占用空间,并能减低制造成本及安装时间,使稳定性提高,因而功效上有明显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习用磨毛机的侧视图;
图2是习用磨毛机的部份放大侧视图;
图3是习用磨毛机调整轮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偏心调整轮装置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
如图4、5、6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进构造的磨毛机主要改进部份由磨毛轮6、稳定轮60及偏心调整轮装置61所组合而成;其中磨毛机10的入布装置2、水槽3、干燥机4、出布装置7及压浆拉布轮8等装置如同习用,磨毛轮6左右两侧分别安设有一固定的稳定轮60,以对通过的布匹1,产生撑起作用,促使布匹1与磨毛轮6保持适当的间隙,而于磨毛轮6与稳定轮60间则设有偏心调整轮装置61,偏心调整轮装置61可以减速马达62带动偏心轮63产生微位移,促使滚轮抵压杆64适度的上下调整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同,未经张文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3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载生物膜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粗纱机锭翼和筒管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