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导光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03378.2 | 申请日: | 2001-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4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2 | 分类号: | H04B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惠敏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数据传输 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导光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扩大该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收发光源的传输角度的导光结构。
笔记本式电脑与其它外部设备用红外线传输方式来收发信号已成一趋势,例如:笔记本式电脑与打印机、手机、扫瞄仪等的传讯,这样,笔记本式电脑就不需要用连接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用红外线传输的方式进行通讯,已成为数据传输上的一种热门方式。
请参阅图1,在一笔记本式电脑1的电脑主机11侧壁上设有一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12,该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12具有一信号收发部121,此信号收发部121裸露在电脑主机11侧壁上,由图1可看到一移动电话2上同样设有一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21,笔记本式电脑1即可以通过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12与移动电话2作信号传输。参阅图2,笔记本式电脑1上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12恰好容置在主机11机壳内,并没有任何放射角度,当笔记本式电脑1与移动电话二者在作信号传输时,则必须将二者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21的位置调整好,以直射的方式传输信号。
对于笔记本式电脑1与移动电话2而言,移动电话体2积小,可方便拿取,以让移动电话2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21对应于笔记本式电脑1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12,但若换成打印机或扫瞄仪等其它外部设备情况就不同了,打印机与扫瞄仪的体积与重量并不容许人力搬来搬去,因此必须要由笔记本式电脑1来配合打印机或扫瞄仪的位置,又因为打印机及扫瞄仪所置放的位置并不一定可与笔记本式电脑呈相对,而使得打印机与扫瞄仪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很难与笔记本式电脑1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12呈直线对射,除非将三者全部都放在同一桌面,但如此,即占据桌面相当大的空间,造成使用者的困难,使原来为方便笔记本式电脑1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传输,更显得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导光结构,能增加笔记本式电脑上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信号传输范围,使笔记本式电脑有效地以红外线传输的方式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笔记本式电脑的主机机侧壁面上设有一槽孔,槽孔内设有一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该槽孔孔缘处设有一导光部,该导光部使该主机机侧壁面的槽孔孔缘处形成有一大于该槽孔直径的呈斜向向外的传输角度,而增大该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收发光源的范围,使笔记本式电脑有效地用红外线传输的方式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信号传输。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适于安装在一笔记本式电脑上,该笔记本式电脑则在其主机机侧面开设有一槽孔,以容置该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而该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是与该主机内的电路板电连接,并设有一暴露在该主机机侧外的收发信号的传输部,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机侧壁面的槽孔上设有一导光部,该导光部使该主机机侧壁面的槽孔孔缘处形成一大于该槽孔直径的斜向向外的传输角度,而增大该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收发光源的范围。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其功效和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例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已知的笔记本式电脑与移动电话的信号传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已知的笔记本式电脑收发信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笔记本式电脑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笔记本式电脑信号收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笔记本式电脑与导光罩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笔记本式电脑收发讯号的示意图。
请参见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的导光结构是在一笔记本式电脑3上安装一红外线数据传输装置4,而该数据传输装置4具有一信号收发部41;在笔记本式电脑3的主机31机侧壁面上开设一槽孔311,在槽孔311上设有一导光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光部是将槽孔311孔缘313处部份材料削除,使孔缘313内侧的内径大于槽孔311的直径,且具有向外逐步扩大,斜向向外扩张的传输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3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喇叭振膜结构改良
- 下一篇:“小灵通”通信设备辅助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