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桌无效
| 申请号: | 01202914.9 | 申请日: | 200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97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庆修 |
| 主分类号: | A47B37/00 | 分类号: | A47B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桌。
一般商场上常见的电脑桌1大致如图1所示,它具有两直立且左右对应的侧板11,在每一侧板11的底端设有一平行地面的脚架12,各脚架12的前、后两端分别枢设有一脚轮121。在两侧板11接近各脚架12的部位固设有一连接两侧板11且平行地面的连接板13,于所述侧板11的顶端分别固设有一平行地面的顶杆14,所述顶杆14间连设有一水平的电脑桌板15。在每一顶杆14的前端分别固设有一往下延伸的连接件141,各连接件141的底端与其向后延伸对应于侧板11的位置上分别固设有一水平的滑轨16,所述滑轨16间组设一可供置放键盘的承板17。
现有的电脑桌1在组装后,即可将电脑屏幕及主机置放在电脑桌板15上,而键盘则平放在承板17上,所述承板17是枢接在侧板11的两滑轨16上,因此,所述承板17可在两滑轨16上前后滑移,而所述电脑桌1包括两分别组装有两脚轮121的脚架12,所以所述电脑桌1兼具有旋转移动的功能。
由上述可知,所述电脑桌1仍具有可置放电脑组件的基本功能,但从其构件的空间型态而论,所述电脑桌1的两侧板11及电脑桌板15均为一体成型的直板,两侧板11直立的高度要使用者能舒适地操作电脑,所以其长度有其一定的限制,因此,所述侧板11与电脑桌板15在包装上势必会造成包装材积的浪费与储存空间的浪费,且包装后其所占的空间较大,所以也会造成运输及搬运的不便及增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包装材积、节省储存空间及方便搬运的电脑桌。
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桌,它包括一对脚架、数根下连杆、一对上框架、一承板、数根上连杆及一电脑桌板,其特点是:所述脚架是沿着一横方向相对应排列且相间隔地立于地面上,每一脚架具有一沿着一纵方向延伸的水平底杆及一由所述底杆往上延伸的下固接杆,所述纵方向垂直于所述横方向:数根下连杆,是彼此相平行且相间隔地排列在所述对脚架的底杆的间,且每一下连杆是可拆卸地组装在所述底杆之间;所述一对上框架分别组装在所述脚架上,每一上框架具有一延伸在相对应脚架的底杆上方的水平顶杆、一由所述顶杆往下延伸且可拆卸地与所对应的脚架的下固定杆相连接的上固接杆及一端固接于所述上固接杆且平行所述顶杆的架承杆,在两架承杆彼此相向的一侧面上分别固设有一滑轨;
所述承板可活动地插设在所述的两滑轨间,并可沿所述滑轨的一长度方向移动;
数根上连杆彼此相平行且相间隔地排列在所述一对上框架的顶杆之间,每一上连杆可拆卸地组装在所述顶杆之间;及
所述电脑桌板可拆卸地被安装架设在所述上框架的上连杆上,所述电脑桌板是由一前板片及一后板片相接合所组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桌包装时上框架与脚架可相互交错或重叠摆置,而球头相关组件的体积和尺寸都小于上框架和脚架,因此,电脑桌包装后的材积较小,从而可节省储存空间、方便搬运和降低成本。
下面将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桌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种现有的电脑桌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脑桌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中示出一脚架的下固接杆与一上框架的上固接杆的连接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脑桌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中示出一脚架的下固接杆与一上框架的上固接杆的连接状态。
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桌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对脚架2、两下连杆3、一对上框架4、三根上连杆5、一电脑桌板6及一承板7。以下所述的构件排列方向是以使用者坐在电脑桌后的使用方向为基准。
所述脚架2,是沿着一横方向左、右相对应且相间隔地立于地面上,每一脚架2包括一位子底部且平行于一纵方向前后排列的水平底杆21以及由所述底杆21的一前端向上并向后倾斜延伸的下固接杆22,所述纵方向垂直于所述横方向。所述固接杆22远离地面的一末端形成一沿着其长度方向的开口221。而在所述底杆21上分别开设有两相间隔的定位孔211。另外,在每一底杆21的底面的前、后处分别枢设有一可供用来移动电脑桌的可旋转的脚轮23。
所述下连杆3水平且彼此相间隔地被螺接在两底杆21之间。每一下连杆3具有相反的两螺接端31,所述螺接端31即可对应插抵在所述底杆21上相向的定位孔211上,并以数根螺钉32分别穿过各定位孔211即可将所述下连杆3可拆卸地固设在两底杆2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庆修,未经马庆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2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