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防盗电笛灯无效
申请号: | 01201744.2 | 申请日: | 200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征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B62H5/2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6004 河北省邯郸市曙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防盗 电笛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盗电笛灯。
中国专利库中,公开有数篇自行车车灯专利和一篇电子车铃的专利(ZL92221635)。自行车灯专利是利用几种不同的方式产生电能,为车灯供电,使之实现照明功能。电子车铃则是蜂鸣器电路在人力车辆上的转用。这些专利的缺点是功能单一,并且对目前日益增多的自行车被盗问题,也没有任何防止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可鸣笛照明、又能防盗报警的多功能自行车防盗电笛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可促进社会安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防盗电笛灯包括有电源E和电灯支路,在电灯支路的两端并联有蜂鸣器支路,蜂鸣器支路中串接有开关K2,在开关K2的两端并联有报警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就是将蜂鸣器与照明灯相结合,制成一个一体的电笛灯,并且还充分利用蜂鸣器的功能,在其开关两端设置报警控制电路,使得在有异常触动车辆的情况发生时,报警控制电路动作,接通蜂鸣器电路,使之连续鸣叫,从而引起有关人员的警觉,及时查看车辆,或是直接吓退歹徒,由此起到防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集鸣笛、照明和防盗报警于一体,功能多,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既可保障行车时的人身安全,又可报警防盗,减少财产损失,对社会的安定局面,也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3所示,电灯L和开关K1串接构成电灯支路,电源E为3伏直流电源。蜂鸣器B和开关K2串接构成蜂鸣器支路,并联于电灯支路的两端。在开关K2的两端并联有报警控制电路。报警控制电路由可控硅G和波段开关组成。波段开关中的选择开关Ka接在可控硅G的阴极和开关K2的一端之间,波段开关中的至少一个开关K3接在可控硅G的触发极与阳极之间,并再接到开关K2的另一端。在开关K3的两端并联有晃动传感器Kb。由选择开关Ka及开关K3至Kn所组成的波段开关,相当于本装置中的一个密码锁。在一个设定位,选择开关Ka打开,本装置处于正常的鸣笛和照明状态,此位置叫做笛灯位,供车主人正常骑车时使用。在除此位之外的其他波段开关位置上,选择开关Ka均处于闭合状态。即当主人离开之前,把波段开关拔离开笛灯位,使本装置处于预警状态。此时,如有人搬动或晃动自行车,则晃动传感器Kb接通可控硅G的触发极,使可控硅导通,短路开关K2,则蜂鸣器发出鸣响。如果此时任意拨动波段开关,只要没有拨到常态的笛灯位,而在其他位置时,则均会有一个开关K3或Kn闭合,使可控硅继续触发导通,实现了连续鸣笛报警。
报警控制电路中的波段开关也可采用在多环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接触电极的旋钮式多路密码开关来替代。
另外,为防止偷车人通过拆卸本装置的罩盖而破坏本装置,在开关K3的两端还并联有拆卸触发开关Kc,该开关是在罩盖紧固螺孔中设置的耳机插座形触发开关。只要将螺丝刀伸入到紧固螺孔中旋转紧固螺钉,就会先接通开关Kc,使可控硅触发导通,本装置发出电笛声。
如图1、2所示,本装置是设置在一个长条形壳体1中,电灯3在壳体1的前端,电灯开关7在壳体一侧,蜂鸣器开关2设在壳体顶部,便于按压。波段开关6也设置在壳体一侧。为适应不同路况和行车人的不同需要,可将灯3与壳体1制成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在壳体1的侧面设置调整灯3照射角度的旋钮4。图1中,在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固定卡5,以方便与车把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征,未经王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1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