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01692.6 | 申请日: | 200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989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梁秀江;陈庚金;王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湖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8/16 | 分类号: | A47B88/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陈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前拉式栓锁 机构 | ||
1、一种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使用于一种包含有外轨与内轨的二截式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阻挡件,固定在外轨,用以在内轨移动至使用位置时阻挡内轨的移动;
一连杆,为一种细长的元件,所述连杆被安装在内轨,可以沿着内轨的长轴方向作往复的滑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为操作端且外露在整个滑轨组件的一端,让使用者触手可及,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至少具有一释放凸轮;
一闭锁键,其中央位置藉由一枢轴枢设于内轨的一处,所述闭锁键可以自由地绕着所述枢轴旋转,其常态保持在一闭锁位置,并且可以被所述连杆的释放凸轮连动至一解锁位置,所述闭锁件的轴向前端具有一前阻挡面,用以在内轨移至一使用位置时被所述阻挡件阻挡住,防止内轨与外轨脱离,反之在所述解锁位置时,该第一阻挡面与该第二阻挡面便与所述阻挡件分开,解除所述阻挡件对所述内轨的闭锁限制;以及
一弹性元件,安装于内轨,藉由其本身的弹力使所述闭锁键保持在上述的常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系被固定在外轨面向所述闭锁键的一面,它具有一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在该使用位置时恰可阻挡该闭锁键的前阻挡面,以防止内轨与外轨脱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具有直接形成于外轨的底板,并且朝向所述闭锁键之方向突出的一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在该使用位置时恰可阻挡所述闭锁键的前阻挡面,以防止内轨与外轨脱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键的轴向后端还具有一后阻挡面,所述阻挡件系被固定在外轨面向所述闭锁键的一面,它至少具有一对分别位于对角线位置的一第一阻挡面与一第二阻挡面,用以在该使用位置时分别阻挡所述闭锁键的前阻挡面与后阻挡面,以防止内轨与外轨相对移动,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彼此之间的对角关系,正好与所述闭锁键在常态闭锁位置时,所述前阻挡面与所述后阻挡面彼此之间的对角关系一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键的轴向后端还具有一后阻挡面,所述阻挡件包含有直接形成于外轨的底板,并且朝向所述闭锁键之方向突出的一第一阻挡面与一第二阻挡面,用以在该使用位置时分别阻挡所述闭锁键的前阻挡面与后阻挡面,以防止内轨与外轨相对移动,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彼此之间的对角关系,正好与所述闭锁键在常态闭锁位置时,所述前阻挡面与所述后阻挡面彼此之间的对角关系一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一种细薄且长的片状连杆,在所述操作端还装设有一个套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还包括一个复位凸轮,恰好可以顶住所述闭锁键的前阻挡面,用以将闭锁键推回常态的闭锁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一种钢线,其被弯曲成适当的形状以提供弹性,它的一端被固定在内轨,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连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一种拉伸弹簧,它的一端被固定在内轨,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连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一种钢线型的连杆,所述钢线型连杆具有一个外露的操作端,所述操作端还具有一个套件,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仅有一个藉由弯曲所述钢线型连杆之手段所形成的释放凸轮,在所述钢线型之连杆的最末端还具有一个可被所述弹性元件之弹性推动的弯折的尾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中央部份固定于内轨,其具有两个向外张开的施力端,分别顶住所述闭锁键与所述弯折的尾端,一者用以将所述闭锁键维持在常态的闭锁位置,另一者则是将所述钢线型连杆维持在一个尚未连动该闭锁键的待命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前拉式栓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的底板形成有一沿着所述连杆的移动方向拉长的穿孔,所述连杆并且具有一恰可插入所述穿孔并且任意移动的定位销,用以限制所述连杆的拉动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湖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川湖工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16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雾化微量调节化油器主喷油管
- 下一篇:双气压高吸程双叶轮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