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燃气燃油热水机组无效
| 申请号: | 01201686.1 | 申请日: | 200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07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邹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德清 |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 地址: | 810000***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燃气 燃油 热水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燃气燃油热水机组。
传统的热水装置例如热水锅炉、热水采暖炉、热水茶炉等是以燃煤为燃料的,它延用多年,发展了许多炉型,其缺点是排出的烟尘污染环境。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现今大中城市中的这种传统燃煤燃料已被燃气(天然气、液化气等)及燃油所取代,使用燃气燃油为燃料,它不会产生烟尘,在燃烧时采取净化措施,它容易达到城市环境所要求的排放标准。但使用燃气、燃油为燃料烧热水,需要相应的热水机组,现有技术的炉型机组存在燃烧余热未被充分利用,热效率低、热水温度低等缺陷,现有技术有改进、完善的必要,增加新的炉型或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节能燃气燃油热水机组,它将水经过两次加热,充分利用燃烧能量,热效率高,热水温度高,节约用水,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能燃气燃油热水机组,包括燃气燃油燃烧器、水泵、填料板式交换塔、集雾器和壳体,其特征在于:
壳体为上部有排烟通道的箱体,其下部为水箱,水箱上部有单程加热室,该加热室的通腔外口为燃气燃油燃烧器的喷焰口,该喷焰口对正加热室内的单程盘管,该盘管的下端为穿过加热室伸入水箱的进水管,该盘管的上端为穿出加热室的出水管,该出水管连接一水泵的进口,该水泵的出口管提供热水;所述单程加热室的通腔另端连通壳体的中部,该壳体的中上部设置填料板式交换塔,该交换塔的上方对正进水喷管,该进水喷管的进水管穿出壳体连接水源,在进水喷管上方设置有集雾器,该集雾器连接壳体顶部排烟通道。
在所述燃气燃油燃烧器的供气口设置有风机。
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于排烟通道周围设有一环形腔室,该腔室一端设有进气口,另端连通一进风管,该进风管连接燃气燃油燃烧器的设有风机的进风口。
所述壳体外周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
1.本机组中设有填料板式交换塔,从进水管中进入的冷水在该交换塔与上升的燃烧器排出的热气进行热交换,水温升高后,再进入水箱,经第一次热交换的水温可达50-60℃,然后再由水箱泵入单程热水管炉中,受燃烧器释放的辐射热,水温进一步提高后由出水泵排出,经过二次加热,不仅充分利用了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而且使水温可达80-100℃,能满足洗浴或北方冬季取暖对热水的要求。
2.本机组设有集雾器,烟气从填料板式交换塔中出来后带走一定的水份在集雾器中可以得到回收,避免了系统水份的丧失,获得节水、节能的效果。
3.本机组设有进气预热环形腔室,燃烧器所需进风经排烟道预热,经进风管进入燃烧室,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燃烧能量的效果。
4.本机组热效率可达95%以上。
5.本机可制成大、中、小型,供应不同用水量的需要。
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
1.壳体 2.排烟通道 3.水箱
4.单程加热室
5.燃气或燃油燃烧器
501.燃气或燃油进管 502.火焰 503.进风口
6.单程盘管 601.进水管 602.出水管
7.水泵 701.水泵出口管
8.填料板式交换塔
9.进水喷管 901.进水管
10.集雾器 11.风机
12.环形腔室 121.进气 122.进风管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燃气燃油热水机组,包括燃气燃油燃烧器、水泵、填料板式交换塔、集雾器和壳体,其中,燃气(或燃油)燃烧器5、填料板式交换塔8、集雾器10的构造可采用已有技术。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壳体1为上部有排烟通道2的箱体,其下部为水箱3,水箱上部有单程加热室4,该加热室的通腔外口为燃气燃油燃烧器5的喷焰口,该喷焰口对正加热室内的单程盘管6,该盘管的下端为穿过加热室伸入水箱的进水管601,该盘管的上端为穿出加热室的出水管602,该出水管连接一水泵7的进口,该水泵的出口管701提供热水;所述单程加热室的通腔另端连通壳体的中部,该壳体的中上部设置填料板式交换塔8,该交换塔的上方对正进水喷管9,该进水喷管的进水管901穿出壳体连接水源,在进水喷管9上方设置有集雾器10,该集雾器连接壳体顶部排烟通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德清,未经邹德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1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