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01201340.4 | 申请日: | 2001-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国 |
| 主分类号: | B25G1/10 | 分类号: | B25G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永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具握柄机构。
手工具无论在工业界还是在家庭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的手工具就其使用功能来说可以分成多种类型,但现有各类手工具的握柄大都采用圆柱状,如图1所示。由于圆柱状握柄不便于施力,一旦使用者的手部出现汗水时,手工具便容易滑落,因而使用不够便利。对此,有人在手工具的握柄上形成有凹部(如图2所示),可固置使用者的手指,如此可便于使用者抓握,以避免因手部出汗而使手工具滑落。这一措施虽可改善现有圆柱握柄的缺陷,但由于所形成的凹部与使用者的施力方向互相垂直,造成使用者施力时仍觉不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积极开发研究,期能对传统的手工具握柄结构加以适当改进,而使其更具实用性。然而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本发明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及长期努力研究和试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而可以嘉惠所有的消费者及产业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施力方便的工具握柄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握柄本体上形成有与使用者施力方向平行并用于放置使用者手指的凹部,在握柄本体的顶侧形成有用于插固手工具的插孔。
由于握柄本体上所形成的凹部与使用者施力方向平行,故可方便使用者施力。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手工具握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种现有手工具握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装配另一手工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装配又一手工具的示意图。
参考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工具握柄机构主要包括一活动扳手10和握柄本体20。活动扳手10上设有第一夹块11、第二夹块12和调整器13,调整器13可调整第二夹块12而使其靠合第一夹块11。此乃一般活动扳手的结构,而并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故不多加赘述。握柄本体20的顶侧形成有用于插固活动扳手10的插孔21,另在平行于施力方向处形成有用于放置使用者手指30的凹部22。
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将活动扳手10插入握柄本体20顶侧的插孔21内,如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先通过调整器13使第二夹块12配合第一夹块11夹固工件40,使用者将手指30贴靠在握柄本体20的凹部22并施力时,即可将工件40锁固。由于握柄本体20上所形成的凹部22与使用者的施力方向平行,因此使用者施力非常方便。
参考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装配其他手工具50,施力同样方便。
由上述工具握柄机构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完全克服现有手工具握柄的缺陷,握柄上所形成的凹部与施力方向平行,令使用者施力更为方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产业利用价值。总之,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实用性和成本效益诸方面,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恳请钧局早日审查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国,未经王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13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联合收获机
- 下一篇:快速冷却、保温型高压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