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挂具无效
申请号: | 01201109.6 | 申请日: | 200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675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洲亮电镀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8 | 分类号: | C25D17/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王达佐 |
地址: | 5231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装置,特别是一种工件电镀挂具。
在电镀生产中,对板块式盒类或形状复杂的多孔、深孔结构工件的电镀,通常人们采用的电镀方式为将工件卡挂在直杆式挂具的挂钩上,再将挂具垂直悬挂于镀槽中的电镀液中静镀,采用该种电镀方式存有诸多缺点:其一,前处理不彻底,该类工件在除油、除垢时溶解在孔内的油垢没有受到槽内溶液的冲刷和交换而沉积在孔内,以致严重影响后续的电镀质量;其二,由于工件深孔内残留有上一槽体的液体,沉积在孔内的油垢将被带入下一槽体内,因而容易污染后面槽体内的电镀液:其三,工件在落入槽内时其深孔处很容易带入一些空气,如果这些空气没有排除干净,存有空气的部位就会镀不上镀层,从而严重影响镀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挂具,在电镀板块式盒类或者是结构复杂的多孔深孔工件时,不污染电镀槽内的液体,电镀彻底,镀层均匀,质量好,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镀挂具,包括吊架、传动装置、滚筒架和导电系统,其中吊架包括横梁,其两端各连接一挡板,挡板的顶部四角上各连接一吊耳,其底部四角上各连接一支承杆,在横梁下部两端、两挡板之间各活动连接一立式墙板以及支承架,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两墙板之间,该传动装置的主传动轴上套有一主动轮,轴的一端有轴承座,固定在支承架上,另一端穿过墙板的上部,其轴承座与挡板固定连接,轴端部套接传动轮,主动轮通过过渡轮带动从动轮,从动轮套在从动轴上,从动轴固定在墙板的下部,其上套有从动轮和带有工件固定盒的滚筒架,滚筒架沿圆周均布有多个铁架框,铁架框上有工件固定盒,导电系统的电源负极与铁架框连接作工件的阴极。
所述传动装置的外接传动轮选自齿轮、链轮或带轮。
所述导电系统包括带有锥齿轮的导电头固定套与滚筒架的传动轴的轴端套接的锥齿轮,电源由吊架上的铜导电棒接入,导线穿过导电头固定套和传动轴接入滚筒架上做工件的阴极。
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式传动。
所述滚筒架与从动轴上套接的从动轮的轮辐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筒架可套接在从动轴上,该从动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墙板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以上结构的电镀挂具,由于装有工件的挂具采用的是旋转式滚筒挂具,该滚筒挂具的动力来自主传动轴的外接传动轮,当带有工件的滚筒架浸入电镀槽的溶液时,该外接传动轮即与固定在电镀槽上的动力轮相配,此时工件在电镀槽内被溶液不停地冲刷和交换,孔内的空气亦可完全排除干净,工件镀层均匀,镀件质量好:当该旋转式滚筒挂具由龙门吊车吊起后与滴水车上的动力轮相配时,则滚筒架带着工件在空中旋转,工件孔内的溶液则完全滴甩干净,到下一电镀槽时不会污染后面槽内的溶液,从而还可降低电镀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镀挂具的立体结构分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镀挂具组装后的主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最佳实施例。
由图1和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电镀挂具包括吊架1,该吊架包括横梁101及其两端连接的各一挡板105,挡板的顶部四角上各连接一吊耳104用于龙门吊车起吊时钩挂,其底部四角上各连接一支承杆106用于将整个挂具装置放置在电镀槽的槽沿上,位于横梁101下部两端、两挡板之间各活动连接一立式墙板102、103以及支承架107。墙板102与墙板103之间还设有齿轮传动装置2,该齿轮传动装置的主传动轴201一端有轴承座,固定在支承架107上,轴中间套有一主动轮202,另一端穿过墙板103的上部后,其轴承座与挡板105固定连接,并且于轴端外套一个齿轮传动轮208;从动轴205固定在墙板103的下部,其中间套有从动轮204和带有工件固定盒302的滚筒架3,该滚筒架圆周上均布有六个铁架框301,上面有工件固定盒302,工件的阴极由导电系统4的电源负极接入。
导电系统4由铜导电棒405接入电源,通过导线402穿过立式导电头固定套407,再穿过滚筒架3的传动轴303与铁架框301连接,为了防止导线在滚筒架3的旋转时钮结,导电头固定套407的底部套有一锥齿轮401与滚筒架的传动轴303轴端套接的锥齿轮304形成转向齿轮传动,导电头固定套407固定连接在墙板1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洲亮电镀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洲亮电镀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1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机换能器座体的改良
- 下一篇:改进的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