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的桶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00935.0 | 申请日: | 200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江碧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造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器,特别是一种电热水器的桶体装置。
现今市售的电热水器品种繁多,如图8所示,其为一般常见的电热水桶体30的组合结构方式,是将一个金属板片卷曲对接成一个长形筒体状,卷曲后的桶身31接合端处焊设一个焊道310,桶身31的顶端开口以一个顶盖32套设其上,底端处则另以一个焊设入出水管的底盖33套设,后将该顶、底盖32、33焊固在桶身31的顶、底的端面,且各形成一个焊道320、330,另在桶体30适当处开设一个容置加热器的加热孔311(请参阅图9),整体便成一个可将桶体30内部储水加热的电热水器的桶体30。
储水桶体30由多片零件以焊接的方式加工组合而成,而经高温焊接的焊道310、320、330的周缘易产生金属组织脆化而产生变异的现象,且桶体30的焊接处也极易因水中的杂质或所含的有机物质侵蚀,而存在破坏接合端面金属组织的问题,造成日后桶体30由引焊端锈蚀而致生成储水渗漏的现象,故有人在桶体30焊设完成后,利用加热孔311向桶体30内部喷涂一种珐琅层34,以防止桶体30锈蚀及储水渗漏现象,但桶体31的结合端面内部为一平整面,故珐琅层34可平面覆盖在焊道310上,而其顶、底盖32、33则因与桶身31的开口套设接合的缘壁端面容设有段差,故其珐琅层34无法渗透其缝隙35,而其储水仍会存积在缝隙35中(请参阅图10),造成日后亦因此产生锈蚀而渗漏,使电热水器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由于上述的种种缺点,故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蚀性强的电热水器的桶体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中,具两内凹缘的长形筒体接合焊固后,即可进行内壁周缘面的防护层处理,在桶身内凹缘的顶、底缘端各容设有一个止漏环套,利用一个喷涂防护层,且在接合面转折处形成弧形顶面的上、下盖板套合焊固在桶身的顶、底缘端,使上、下盖板的转折皆抵止该止漏环套,并与桶身的内凹缘面紧密结合,而可达防漏与防气泄的功能;且其整体组合具简易性,其桶体内部又具有极佳的防锈功能,使其电热水器整体具较佳的耐蚀性,使用寿命可延长。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的桶体装置,包括一个桶身、一个上盖板及一个下盖板;桶身由金属板片卷曲对接焊设成一个长形筒体,上盖板固设在桶身的顶缘,下盖板固设在桶身的底缘,组成一个可储水的桶体装置;
桶身的顶、底缘适当处各设有一个内凹缘,内壁周缘面设有防护层,桶身内部内凹缘的外缘侧上各容设有一个止漏环套,利用具防护层且于接合面转折缘处形成弧形顶面的上、下盖板分别套合焊固在桶身的两开口端缘,转折缘紧密抵止该止漏环套与桶身的内凹缘面。
其中,所述防护层为具防锈耐蚀作用的珐琅层。
其中,所述上、下盖板的接合面与呈弧形顶面的转折端上凹设有一个转折缘。
其中,所述上、下盖板的转折缘沿伸呈一中心为凹陷弧状的面体。
其中,所述桶身的内凹缘处锁设一个锁固装置。
其中,所述锁固装置由一个相对呈弧形的锁环,锁环两侧端缘弯折成相对的凸耳,凸耳上具有可由栓体对应锁设的穿孔。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图5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现有电热水器桶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现有电热水器桶体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0:现有电热水器桶体的局部剖视图。
请配合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桶身10的开口顶缘固设一个上盖板11,开口底缘固设一个下盖板12,而利用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可将桶体内部的储水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造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造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