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扇叶片无效
| 申请号: | 01200704.8 | 申请日: | 2001-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碧琴 |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扇 叶片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吊扇叶片,主要提供一以塑胶射出成型且具有质轻、高强韧度、高抗挠性佳的吊扇叶片设计。
由于吊扇可使空气作大范围的对流,故效果优于一般的立式电扇,而即使室内有按装冷气者,亦会配合使用吊扇,使冷空气得以吹拂至每一角落,因此,许多家庭或者公司行号会装设吊扇以加速空气对流。
而吊扇的基本型态是自天花板上悬挂一中空的中管,中管的底端再组装于吊扇的外罩壳,而外罩壳内是组装有一马达,另于马达的底面等分组装有数片吊扇叶架,吊扇叶架的末端再组装固定吊扇叶片,吊扇的制造业者亦针对吊扇叶片的结构作一番设计,如台湾公告第225276号的“吊扇叶片之改良构造”新型专利案以下简称参考案,其断面则如图7所示,是以多数薄木片301叠置而成,并压缩成一适当厚薄的吊扇叶片30,吊扇叶片30的正面并形成凸出的凸条302,另背面对应该凸条302位置形成凹槽303。
然而,上述参考案所设计吊扇叶片30的结构却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
1.制作复杂、成本高:由于其是以一层一层的薄木片叠制而成,再黏附压缩、成型凸条与凹槽,故整个制作过程复杂而成本较高。
2.重量较重:由于其是以薄木片制成,故会导致重量过重而增加吊扇叶架的负荷。
3.风阻较大:突伸于吊扇叶片表面的凸条是以尖锥状突设,容易产生较大风阻,不仅因为风阻太大而耗能,其对应设置的凹槽与凸条处更会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断裂。
所以,上述的参考案设计具有制程复杂、重量太重、风阻大等缺点,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而一般以塑胶直接成型吊扇叶片,又会因为强度不足导致在高速运转之下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扇叶片,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本案创作人即着手设计一种吊扇叶片,以期获得质轻、高强韧度佳的吊扇叶片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吊扇叶片,其是以塑胶一体射出成型的板体,吊扇叶片的其中一端为用以组装于吊扇叶架上的组合端,其特征在于:
吊扇叶片至少设有一道由组合端向吊扇叶片末端延伸的浮凸部,另位于该浮凸部的吊扇叶片内部位置至少设有一道中空的空心部。
其中,浮凸部设于吊扇叶片的其中一侧面。
其中,浮凸部设于吊扇叶片的两侧面。
其中,浮凸部的断面是呈弧形设计。
其中,浮凸部的断面是以斜线延伸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型态。
其中,浮凸部是设于吊扇叶片的其中一端,使断面形成一边大一边小的水滴形型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吊扇叶片,其是于吊扇叶片的表面形成有一弧形的浮凸部,而对应于该浮凸部的内部则形成有中空的空心部,该弧度极缓和的浮凸部可改善上述参考案陡起的凸条所产生的风阻,而设于内部的空心部则可加强其强韧度。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以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模具内成型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形成多个浮凸部与空心部的实施例断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将浮凸部设为以斜面延伸的实施例断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将浮凸部设为水滴形的断面示意图。
图7是台湾公告第225276号的“吊扇叶片之改良构造”新型专利案的断面示意图。
如图1同时配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扇叶片,其以塑胶一体射出成型的吊扇叶片10,其基本外型与现有产品差不多,亦即一端设有用以固定在吊扇叶架的托架上的组合端101,于该组合端101上分布设有数个穿孔102,以供螺栓穿过结合于托架上,由于其是以塑胶一体射出成型,故可达到质轻的目的,以减少吊扇叶架的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碧琴,未经陈碧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