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预见切削状况的削铅笔机刨削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01200506.1 | 申请日: | 200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0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德 |
| 主分类号: | B43L23/08 | 分类号: | B43L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见 切削 状况 铅笔 刨削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写绘图辅助用品,特别是一种可预见切削状况的削铅笔机刨削机构。
削铅笔机是极为习知且使用十分普及的文具,因为铅笔是大多数人所喜爱使用的文具虽然,自动铅笔十分方便,但其笔芯毕竟是为一定规格,在某些场合,如需要较粗或较细线条时不适合使用,而且自动铅笔的价格亦较普通铅笔高出许多,因此,普通需切削的铅笔使用率仍是十分频繁,削铅笔机亦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但习用的削铅笔机存在一个缺点,即当一枝铅笔插入进行切削时,通常无法了解其内部的切削状部,也就是说,当希望刨削的铅笔能留下较粗的笔芯时,可能在将旋把摇转数圈后,就要拔出铅笔看看其切削状态,如果切削尚浅,则须再次插入刨削数圈,再拔出查看,但往往总是无法作最好的切削,而且十分麻烦费时;另外,若不注意一直连续刨削时,铅笔机会自动将铅笔往方带进,往往切削过多造成铅笔太尖,甚至切断等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性能好、切削方便快速的可预见切削状况的削铅笔机刨削机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杆支架、螺旋切刀、外框架、旋把、旋转钮及挡止块;横杆支架前端内周轴向设有锥尖朝向内部方向的圆锥状孔;一端具外齿的螺旋切刀枢设于圆锥状孔外侧锥面开口处,横杆支架后端延设中空的中空凸轴部;外框架一端形成内部环设与螺旋切刀外齿啮合的内齿的柱状体,另一端凸设嵌止部;旋转钮为一端设有螺孔的壳体,壳体上至少设一个与横杆支架一端圆锥状孔轴向截面相似的三角形视窗;挡止块两端分别延设推止段及与旋转钮螺孔螺接的螺纹段;外框架以柱状体套设于横杆支架的中空凸轴部上,并令中空凸轴部贯穿外框架;旋把与中空凸轴部固接;旋转钮枢设于旋把的与中空凸轴部固接端;挡止块设置于中空凸轴部内并与旋转钮螺接。
其中:
旋转钮为圆柱状壳体。
旋转钮为棱柱状壳体;其每平面上分别设有相同形状的视窗。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分别设有圆锥状孔及中空凸轴部的横杆支架、具有外齿的螺旋切刀、形成环设内齿柱状体的外框架、旋把、旋转钮及挡止块;旋转钮为一端设有螺孔的壳体,壳体上至少设一个与横杆支架一端圆锥状孔轴向截面相似的三角形视窗;挡止块两端分别延设推止段及与旋转钮螺孔螺接的螺纹段;螺旋切刀枢设于圆锥状孔外侧锥面开口处,并以其上外齿与柱状体内齿啮合,外框架套设于中空凸轴部上;旋把与中空凸轴部固接;旋转钮枢设于旋把的与中空凸轴部固接端;挡止块设置于中空凸轴部内并与旋转钮螺接。旋把摇动时,带动横杆支架中空凸轴部转动,枢设于横杆支架上的螺旋切刀随之一起旋动及自转,以对铅笔进行刨削,直至铅笔前端笔芯与挡止块推止段相抵,并以挡止块的螺纹段与旋转钮视窗重叠部分显示欲切削的铅笔芯的形状;当欲将铅笔切削成较粗的笔芯时,旋动旋转钮,并使挡止块朝圆锥状孔方向移动时,挡止块螺纹段与视窗左侧部分重叠,便可令欲切削的铅笔前端笔芯呈挡止块螺纹段与视窗左侧部分重叠形状相同的较粗状;当欲将铅笔切削成较细的笔芯时,反向旋动旋转钮,并使挡止块朝旋转钮方向移动,挡止块螺纹段完全与视窗重叠,便可令欲切削的铅笔前端笔芯呈与视窗相同的三角形形状相同的较细状,不仅使用性能好,而且切削方便快速,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钮端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切削较粗笔芯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切削较细笔芯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挡止块与放置钮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杆支架20、螺旋切刀22、硬塑胶外框架10、旋把50、旋转钮40及挡止块30。
横杆支架20前端内周轴向设有锥尖朝向内部方向的圆锥状孔21;于圆锥状孔21外侧锥面设有开口211,并于开口211处延设枢设螺旋切刀22的枢座212;横杆支架20后端延设中空凸轴部23,于中空凸轴部23末端设有外螺纹24。
螺旋切刀22一端外周设有外齿221。
外框架10一端形成柱状体11,于柱状体内部环设与螺旋切刀22外齿221啮合的内齿12,另一端凸设嵌止部13。
旋把50由相嵌固的内、外把杆51、52构成。内、外把杆51、52的一端分别设有与横杆支架20中空凸轴部23外螺纹24相对应并螺固螺孔511及通孔521,外把杆52两端分别朝相反方向延设环缘523及旋柄5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德,未经张明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00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